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更多分析评论
编号:10309283
原料药市场:价格跳水教训何时休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31日
     近日,中国原料药市场上青霉素与维生素C的价格不约而同地重复了一个动作——跳水,再跳水。接近成本价的警戒水位,不禁又让我们再次反思价格大战的教训。

    假如我国的产品是被动的销售,在价格上没有主动权,这个跳水还有点无奈。但事实是: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原料药出口国,其中青霉素作为重要的出口产品,约占全球市场70%的份额,维生素C也是出口原料药中可以主导价格的一个产品。在这个前提下,这两个产品的大跳水就似乎有了主动跳的成份,这个主动,显然掀起的是内战。

    这两场内战,供过于求又是相同的成因,也同样是前五次青霉素大战的导火线。第五次青霉素大战在2000年第四季度结束,市场高度集中在华药、哈药、石药和鲁抗4大家手中,4家产量约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然而,青霉素原料价格刚开始止跌回升,国内青霉素行业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扩产热潮,几个巨头还走在扩产的前列。据统计,2003年的青霉素工业盐产量比2002年猛增了1.1万吨以上,增加率为50%,总产量达到了3.3万~3.4万吨,预计将有超过5000吨富余。如果说前几次大战是淘汰战,要清理市场,那么这次就有点“师出无名”。对跌价的成因,企业并非不清楚。但记者采访青霉素生产最大家华北制药时,负责外贸的相关负责人闪烁其词,不愿承认跌价的事实,更不愿意评论其扩产对跌价是否有影响。

    为了对抗青霉素价格下跌的风险,较早前中国抗生素8大生产厂家:华药、鲁抗、哈药、石药、张药、川抗、东风、华星,共同推出行业保护性定价:国内:内销价88元/10亿单位,外销价9.2美元/10亿单位。

    然而,这个脆弱的价格同盟相对供大于求的市场事简直是不堪一击,谁也阻挡不了价格狂泻。基本的市场理论,大家都懂,但为什么总是犯同样的错误?掀起内战,受益的永远是买到低价货的外国买家,受伤的永远是中国企业本身。

    限产!要挽救危险边缘的价格,这是唯一的出路。然而,业内人士又头痛:扩产谁都跑第一,但限产谁都不愿动。这场内耗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中国企业又多了一次教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