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9520
专家呼吁大力普及心肺复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7日 新华社
     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命。众所周知,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导致的突发濒死病人,大多发生在医院外,最常见的导致循环骤停的是心脏病急症猝死。“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专家呼吁要大力普及心肺复苏,让第一现场目击者与时间赛跑抢夺生命。

    猝死的原因还有触电、淹溺、气管异物、塌方窒息、急性中毒等。挽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方法,称为心肺复苏。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北京1990年至1994年急救的猝死病例中,在家发病的占87.80%,复苏成功率仅占2.58%。发病现场在马路、工作场所及其它医院以外的地方,几分钟内如果抢救及时、正确,生命就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导致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

    1992年国际急救界正式提出了“生命链”的观念,并指出这不仅是急救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是与现代城市管理相结合,易在社区实施的,可以更有效地在现场挽救垂危病人的新观念。

    专业抢救每延迟1分钟,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以8%至10%递减,1分钟内生存率达70%,5分钟达50%,9至11分钟为10%,12至15分钟为2%~5%。即使一个城市、一个社区急救网络再健全,救护车到达现场最快也需要4分钟。在这一时间里,现场“第一目击者”具有识别猝死的基本知识,立即打电话给“120”或当地社区的急gd救电话,并实施早期急救是生命攸关的。

    口对口吹气、胸外心脏挤压,是现代心肺复苏的两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追溯历史,最早的口对口吹气见于圣经,我国汉代张仲景也有这一著述。专家认为,掌握这一技术,虽然不能直接挽救生命,但对恢复呼吸、循环作用是肯定的,可以延缓生命直至专业人员赶到现场,提高生存率。

    在美国三分之一的人接受过心脏复苏培训。对于我国,在社区各项活动中,开展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普及教育尤为重要。有关专家认为,心肺复苏、“生命链”得以进一步被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的广泛参与。如果现场“第一目击者”懂得急救知识,将是危重病人获救的重要保证。同时,专业机构还要在城市、地区建立星罗棋布的急救网点,形成城市、地区的专业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