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学术交流
编号:10317977
活动性肝硬化合并慢性DIC的误诊教训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54期
     病例

    男,55岁,乙肝病史25年,肝炎后肝硬化5年。近两个月反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曾两次住某综合医院治疗。出血控制后,近1周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及尿黄,肝功检查:ALT 52U/L,AST 50U/L,TBIL 44.5μmol/L,疑“活动性肝硬化”而转入传染病院。病人精神弱,行动自如,面色晦暗,呈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手臂多处静脉注射穿刺部位可见大片瘀斑,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所见。腹尚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扪及,脾左季肋下3cm、质硬,肝上界于右锁中线第6肋间,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7.2×109/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46×109/L;血液生化ALT 70 U/L,AST 65U/L,TBIL 96.9μmol/L,DBIL 38.5μmol/L,ALB 34.1g/L,A/G比值1.0,CHE l 136U/L,CHO 2.67mmol/L;PTA<20%;HBV血清免疫学HBsAg(+),Anti-HBc(+),HBeAg(—),Anti-HBe(+),HBV-DNA斑点杂交法(+)。临床诊断为慢重肝。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示,食道溃疡,食道静脉曲张Io,慢性胃粘膜炎症。入院后3周内病人精神好,体力、食欲渐趋恢复,肝功改善,唯皮肤瘀斑、瘀点增多且面积增大,便潜血持续(+)。虽经积极补充维生素K1及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但6次复查PTA均“不凝”;血小板由46×109/L降至24×109/L。此时方考虑到是否有合并慢性DIC的可能,连续查3P(+),FIB检测不到,PT长达755 sec,AFTT>110 sec;FDP 20mg/L,D-二聚体500~1000μg/L,支持DIC诊断。在充分补充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单采血小板的同时,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及足量止血环酸。一周后病人3P试验转阴,血小板升至85×109/L,PTA达45.5%,临床出血倾向纠正。入院第3周血内毒素浓度5.0Eu/m1;腹水常规虽(—)、两次培养均无菌生长,但第2次GSF(+),内毒素浓度1.25Eu/m1,推测DIC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有关。最后诊断为:活动性肝硬化合并慢性DIC。
, 百拇医药
    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特点是:①有明确肝炎后肝硬化病史,血清免疫学示HBV变异且复制活跃。②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后的低凝血症,突出表现为明显的皮下出血现象、PTA极显著降低且血小板进行性下降。③临床仅有轻度黄疸和少量腹水,血生化检查肝功障碍未达严重程度,ALT与TBIL轻度增高,ALB及CHO轻度减低,CHE降低较明显。

    本案在转入传染病医院前,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因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功异常,临床呈黄疸腹水型表现,乙肝血清免疫学示HBV复制活跃,因此被诊断为“活动性肝硬化”应能成立。又根据病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突出,有明显的出血现象,PTA极低(<20%)等表现,医生做出了慢重肝的诊断。

    但是,根据病人除轻度黄疸及少量腹水外,乏力及食欲减退并非十分突出,日常生活尚能自理,无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分析,该案并不具备“四高征”表现,慢重肝诊断显得十分牵强。此外,该患者入院后其他症状呈逐步改善趋势,但凝血功能继续恶化,广泛皮下出血、便潜血(+)。经多次复查PTA无凝血现象,FIB检测不到,血小板在低水平的基础上呈进行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两周后这些现象才引起医生重视,经检测3P、FDP及D-聚体等纤溶亢进指标,始考虑合并慢性DIC。于是,在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肝素及抗纤溶治疗有效,从而进一步确立了DIC的诊断。

    误诊原因及教训

    1.片面理解PTA显著降低的意义,以为其仅在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时出现,对肝病可能合并慢性DIC缺乏认识。

    2.PTA极显著降低(<20%或血样标本不凝集)者,应常规做FIB定量检测及3P试验,以除外合并慢性DIC的可能,尤其是血小板<5×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时应予重视。, 百拇医药(郭利民 徐道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