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特别关注
编号:10315157
SARS:能否再造中医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2日 《健康时报》 2003.06.12
SARS:能否再造中医药?//

     本报记者 赵安平

    1 不要待遇 只上一线 中医药:抗非典中大显身手

    如果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或许人们会有谁贪谁的功劳之说,但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仝小林主持的纯中医药治疗SARS研究的成功,非常明确地表明关于中医药治疗SARS的效果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了,事实摆在那里。

    SARS袭来后,很快就引起了中医界人士的关注。

    2003年1月25日上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晁恩祥正在门诊的时候,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林琳打来的电话,邀请晁恩祥来广东会诊一种很厉害的肺病。当天下午,晁恩祥飞到广州,晚上就到病房看了病人。他说:“我一共看了7个病人,他们的基本表现是高热、头疼、肌肉疼、汗少、没力气、腹泻,白细胞低,呼吸急促,咳嗽剧烈但是没有痰。肺部鳞片状阴影发展很快,先是一个肺有斑斑点点,很快就全满了。”
, http://www.100md.com
    晁恩祥认为病人温热、湿邪重,建议从温病辨证,提出了清热解毒、养心益气、宣表透邪、清热化湿、清里化血的思路,并且认为中医院的大夫们开的方子是有条理的,可行的。在细菌学、病毒学没拿出东西的前提下,晁恩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病毒性的肺炎。

    晁恩祥是北京第一个给SARS病人看病的中医,从那时起,广东方面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自1月7日接诊第一例SARS患者开始,到5月底,广东省中医院共收治SARS患者112人,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除7名合并有严重心脑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死亡外,其余105例均治愈出院。

    SARS引起全球关注后,世界卫生组织考察广东防治SARS的工作时,对他们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告诉记者,2月12日,新华社第一次播发了广东部分地区发现非典的消息,学会当天就组织在京中医药专家进行研讨。4月初,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召开第二次中医药防治非典专家座谈会,提出了《非典中医药防治方案(草案)》,同时组织专家参加北京市的中医药防治非典研讨会,并赴佑安医院为SARS患者会诊。
, 百拇医药
    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在治疗SARS的工作中,正如有媒体说的那样,中医被挤到了边缘位置。谈到这个问题,晁恩祥有些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国《宪法》第21条明文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而且我国有着治疗瘟疫的传统经验,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就是从死人堆里写出来的呀。广东省取得的经验又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我们不要求给多高的待遇,只要能让我们上去,成建制地上到一线就行了。”

    中医界把5月8日看作一个转折点。这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主持召开了中医药治疗SARS座谈会。会上,吴副总理特别强调指出:“中西医专家、中医专家与其他学科专家以及中医药行业内部要加强团结,相互尊重,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治疗效果。”

    5月10日,北京开放了5所医院,鼓励中医介入一线治疗,5月13日,北京地区733名非典患者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5月17日,北京市又对中医开放8家医院。并确定了这些非典定点医院与部分中医医院的对口技术协作关系,同时向有关医疗机构下发“关于中医药参与非典医疗工作的意见”。
, http://www.100md.com
    5月18日,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视察时表示,非典是一个全新的疾病,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西医和中医都在摸索,希望通过这次防治工作,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规律,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机制。

    2 坦克大炮 千年宝剑 中西医:谁有谁的出路

    进入近代后,西医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中。西医快速的疗效,一整套规范的医学行为方式,很快就得到民众的认可。在西医快速发展的时候,中医却是一路踉踉跄跄。在20世纪20年代末遭到国民党政府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给中医致命的打击;50年代有对中医的排斥、歧视;六、七十年代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存废的论争;还有80年代以来对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如何现代化的追问。眼看着呵护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医药一步步走到了受排挤、歧视和被改造的地位。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全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西医人员558.39万人,中医40.72万人,中医占11.4%;西医院1.68万个,中医院0.26万个,中医占15.47%。在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中医院的盈利项目中,西医项目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 百拇医药
    现在提中西医结合,就有人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唯一的出路。但没有人说,中西医结合是西医的唯一出路。可见这种结合是一方处于居高临下位置对另一方的结合。

    西医对中医的诟病始终存在。

    就说这次SARS事件吧,起先,中华中医药学会向社会公布了预防非典的中医处方。没想到,在对SARS的恐慌下,出现了千人一方、万民服药的情况。对此,在国家药监局组织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不少与会的西医专家用词很谨慎,但意思很明白:“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中药能够有效防治非典。”其实,最先站出来呼吁不要乱服中药的恰恰是中医。晁恩祥说,他看到他参与给公众推荐的中药方法已经被人断章取义为喝了中药就不得非典,便多次在电视、报纸上呼吁,预防传染病应该以隔离为主,要做好个人卫生,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能乱服中药。

    一位中医说,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病,西医承认目前没有特效药,采取的都是支持疗法,在摸索、在试验。但是西医可以去摸索、试验,中医要想去,就有人要你先拿出证据证明你能对付得了SARS,不然你就是添乱;你就是能治了,又有人要你说出原理来,说不出来,你就是瞎猫碰死耗子,就是不科学。
, http://www.100md.com
    采访中记者发现,年轻一代的中医,一点也不排斥西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症中心副主任左俊岭在这次抗击SARS的战斗中脱颖而出,6月9日,应香港方面邀请,前去指导对SARS的中医治疗。临行前,左俊岭在电话里与记者聊起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时说,其实,如果把西医比做坦克大炮的话,中医好比是一把千年的宝剑。坦克大炮的作用固然不能忽视,但打起面对面的交手战时,还非要用宝剑不可。当前,中医大夫如果不学西医知识,根本无法上临床。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仝小林说起中西医之争,明确指出,中医、西医这种提法本身就不是很科学的,没有什么纯而又纯的中医、西医,都不过是一种治病的方法,对患者来讲,他才不管你是什么医呢,你能治好他的病,你就是个好医生。就一个个体化的大夫来说,应该是中西医都通,中西医未来的走向肯定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

    3 莫名之论 无谓之争 中医界:疗效才是硬道理

    一个时期以来,中医药界最火的话题是什么呢?就是中医药的现代化问题。没有哪个行业不需要发展,但是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的现代化却非常有意思,其理论上的争论持续时间之长,恐怕已经创了纪录。核心点就是:中医药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你那一大堆草药里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莫非中医药的现代化就是解释清楚这些?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但那是以玄解玄,大家听不懂,你要用现代医学来解释。西方医学是具体的、可重复的、对抗性的,中医则是模糊的、非线性的、整体的,用西医理论套解中医与用排球的规则评判足球有什么区别?

    一位中医说,中医决不会没有生命力的,中医是拿人命换来的。神农氏尝百草,神农氏不是一个人,那是一批人拿自己的命做实验做出来的。几千年时间,呵护了数百代数十亿人的生命健康,怎么能成了无用的废物呢?

    记者问仝小林,在我国古代,是否也存在当时条件下的中医药现代化问题?有没有过这方面的争论?仝小林说,丸散膏丹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解决了中药长期保存和急救的问题。中医在那时的现代化是在救命基础上进行的,核心是疗效。中医药是通过治病救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现在,中医药无疑是要发展的,但它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一位中医学博士说,中医的理论没有过时,现在解释不清,可能是我们的智慧还不够,但要由此推断出中医不科学,实在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医的疗效在那里摆着呢。
, http://www.100md.com
    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在中医界内部就争得比较厉害。就拿中药颗粒来说吧,我们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上做了多年的研究,但更多的时候陷入“搞与不搞”和“如何命名”的论争之中,由此还进行过无数回合的“科学论证”,可我们的邻居日本呢?悄没声地把中国古代药书上的方子提炼成颗粒、滴丸,大发其财。

    围绕中医药现代化所出现的类似当年“姓社姓资”的争论,已经成了中医药发展的一种障碍。仝小林说,现在需要的是实干,空谈是不能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的。

    左俊岭说,就在一些人大喊着要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们古老的针灸术却进了西方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名录,得到了认可。西方对针灸的认识,始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随行采访的《纽约时报》记者雷斯顿突然患急性盲肠炎,中医用针灸麻醉替他切除盲肠,雷斯顿大开眼界,后来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掀起欧美对中医的好奇,那时,西方认为中医就是针灸。

    到目前,针灸的经络、穴位机理都还没有彻底弄明白,但是,西方认可了针灸,为什么?因为针灸有效果。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对记者说:“必要的理论探讨是不能丢的,但我们更应该把功夫下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上,疗效才是硬道理,理论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空对空的争论只能耽误时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