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信息
编号:10316053
消化道疾病热点话题综述②———关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高大夫信箱)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4日 《健康时报》 2003.07.24
     罗昊

    许多患者来电说,协同抗感染避免了抗生素滥用或大剂量和长期服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副作用,以前也常听说抗生素滥用的话题,但不知道什么是抗生素滥用,具体危害是什么?导致胃肠不适的药物主要有哪些,平常服药应怎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呢?在这里,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1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按常规剂量及正确给药途径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预期疗效以外或有害的反应。有些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于任何使用者,而有些则只出现于易感人群。常见的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1、可发生于任何人的药物反应:药物过量——药物过量或药物排泄异常,或两者兼有而导致的药物毒性反应;药物副作用——推荐剂量下所出现的使用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药效或毒性的影响。
, 百拇医药
    2、仅发生于易感者的药物反应:药物耐受不良———对药物正常药理作用的低阈值反应;药物特异反应性———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与代谢或酶缺陷相关的药物反应;药物变态反应———由免疫学介导的反应,具有特异性,由抗体或淋巴细胞参与,再次接触抗原时复发;假性变应性反应———与变态反应临床表现相同(如由组胺释放导致的反应),但无免疫学特异性。

    2 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易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2)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苄等药物常会引起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 http://www.100md.com
    (3)过敏反应: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及磺胺类等抗生素,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4)肝损害: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易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

    (5)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6)神经系统损害:氨基酸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药物常引起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特别是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 百拇医药
    (8)产生耐药性:耐药性是指在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或寄生虫病中,长期使用某种药物,而细菌或寄生虫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而言。这些细菌称为药性菌株,它的产生和用药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方法,有密切关系。国内外由于广泛使用抗菌素,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的耐药情况,尤为突出。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

    3 导致胃肠不适的药物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常常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副作用,其中胃肠道的副作用尤为多见,约占全部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的20%~40%,胃肠道副作用主要包括食管炎、肠炎、胃炎和胃溃疡等。

    1、抗生素类药物

    使用抗生素药物常常会发生伪膜性结肠炎和出血性结肠炎。引起伪膜性肠炎的药物大多为广谱抗生素,常见的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黏液状,无脓血,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这类副作用主要发生在婴儿、老人、体质虚弱者以及腹部手术患者。由于广谱抗生素可使大多数对其敏感的细菌都被杀灭,而少数耐药细菌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却能异常繁殖,因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形成此病。出血性结肠炎主要是由青霉素衍生物如氨苄西林、双氯西林以及红霉素、麦迪霉素等引起,发病急骤,表现为腹痛、腹泻以及血便。出血性结肠炎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较多学者认为是青霉素类的致敏性在肠道中的反应。总之,不论是伪膜性肠炎还是出血性结肠炎,机体免疫机能低下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等有较强的局部刺激性,可能会引起食管和胃肠道炎症或溃疡。多黏菌素B和E能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也能导致胃肠道溃疡。

    2、其他类药物

    其他对胃肠道有副作用的药物主要还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吡罗昔康、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含有这类药物的复方制剂。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发生胃炎或胃溃疡,随着服药时间延长,胃黏膜损伤逐渐扩大并且加重,最后累及十二指肠。有的还可能引发胶原性结肠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等,与解热镇痛药相似,能减少胃黏液的形成并且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易引起胃溃疡。该类药物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降低受损黏膜的修复能力,诱发并加剧溃疡。抗肿瘤药甲氨喋呤、氟尿嘧啶和巯嘌呤等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上皮修复的作用,可能会引起黏膜损伤。降压药如利血平、降压灵、胍乙啶及某些复方降压药也能促进胃酸分泌,因此容易诱发胃炎和胃溃疡。左旋多巴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50%的病人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副作用,严重者可诱发溃疡出血,甚至穿孔。口服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在降血糖的同时会增加胃酸分泌,因此可能诱发和加重胃溃疡。此外,奎尼丁、色苷酸钠、氯化钾、硫酸亚铁、茶碱等口服后可能会引起食管炎,螺内酯、卡托普利等服用后也有引起胃溃疡的报道。
, http://www.100md.com
    维生素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人们往往认为服用维生素有百利而无一弊,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胃肠道副作用。例如每天口服3~8克烟酸,就会诱发和加重胃溃疡;大剂量服用维生素B6和维生素C也会引起胃溃疡和食管炎。

    4 谁自选使用抗生素?

    1997年,一家医院曾就160例门诊患者关于非处方应用抗菌药物状况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结果令人吃惊:60%以上的人在一年内出现过非处方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口服)问题。被调查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是:发热、咳痰、咽喉炎、支气管炎、肠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其中因不明原因发热和普通感冒而应用抗菌药物的达40%;且上述所谓的疾病诊断多为患者自己凭印象和感受而没有经过医生检查,自用抗菌药物多达20多种。

    现在,药店柜台上出售的抗菌药物品种更多。我国虽实行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但凭患者需要就能买到任何一种抗菌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国家建全推行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广大患者多了解相关知识,来自我保护。
, http://www.100md.com
    5 胃肠道副作用的防治

    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减小副作用,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道理:药物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适合于病情越好。因此临床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量,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对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其应该慎用上述药物,溃疡活动期患者应禁用上述药物。

    第二,由于病情需要必须服用上述药物时,应随时注意胃肠道副作用的早期表现,可定期进行血象检查,必要时做胃镜检查。一旦发生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同时进行积极治疗。

    第三,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对于有胃肠道刺激性的药物如解热镇痛类药物、铁剂等,应尽可能在饭后15~30分钟内服用。服药后不应立即睡卧,以免药物滞留在食管引起炎症。用较多量的温开水送服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最彻底、最根本地解决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应合理用药,改变原有的治疗观念,不能把抗生素当作是万能的药物,不分病因、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滥用。

    多少年来,抗生素一直是抗菌抗病毒的首先药物,但近段时间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并不像当初时那样神奇了,耐药性和副作用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要充分挖掘中医药的精髓所在,以整体观念治疗人体经常发生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将中药中药理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药品作为基础药配合抗菌素来共同治疗疾病,避免长时间的单用抗生素,以解决抗生素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及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问题。笔者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用发酵灵芝产品灵芝菌合剂配合抗菌素对各种感染有较好效果,如在治疗胃溃疡及各种消化道病症时,一方面协同抗菌素类药物对感染及溃疡面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其所含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多系统和多器官的综合作用达到相互配合共同汉疗的目的,同时减少了抗菌素的用量避免或延缓了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给人体带来的相关不良反应。

    (罗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