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322250
眼科疾病(2003.12.08)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60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局部病变,对患者视力造成极大威胁。《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医院王万林、远安县中医医院杨庆新两位医生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效果不错。他们共收治了12例患者18只眼,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1~69岁;初发3例4只眼,复发9例14只眼,合并有高血压者9例。中医辨证,阴虚燥热型:症见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眼外观正常,视物稍有模糊,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或弦。眼底镜检可见出血点(斑)、微血管瘤。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Ⅰ期。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耳鸣,口干口苦,自觉视力明显下降或视物发红,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眼底检查可见出血斑或玻璃体积血、微血管瘤等。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Ⅰ~Ⅱ期。气阴两虚型:症见神疲乏力,口燥咽干,头昏自汗,自觉视力明显下降或视物模糊不清,眼底镜检可见出血斑(点)、或微血管瘤,或玻璃体积血,或有渗出。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Ⅱ~Ⅲ期。治疗方法:给患者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治疗。阴虚燥热型治以滋阴清热。药用:生地、玄参、麦冬、生石膏、知母、花粉、甘草。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药用:枸杞子、菊花、草决明、钩藤、牡蛎、青葙子、葛根、生地。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药用:黄芪、生地、葛根、山药、枸杞子、女贞子、菊花、黄精。辨证加减:出血早期选加凉血止血药,如丹皮、白茅根、大蓟、小蓟等。中期选加止血化瘀药,如三七、茜草、蒲黄等。若出血久不吸收,选加活血化瘀药,如丹参、赤芍、当归、水蛭、泽兰等。视网膜水肿、渗出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消肿。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显效(视力提高到1.0以上,眼底微血管瘤消失,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渗出吸收)6只眼;有效(视力提高,眼底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有部分渗出)10只眼;无效(视力无好转,眼底视网膜出血无吸收或治疗期间出现新的眼底出血)2只眼。总有效率为89%。

    王万林、杨庆新医生强调: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要注意“活血而不破血”,切不可滥用峻烈热性活血之品,以防过于“活化”,造成新的出血;也不可妄投寒凉止血之味,以防过用而致“滞”、“凝”造成瘀血久留。另外,持续性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是防止本病复发的基础措施。

    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外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眼部带状疱疹除疼痛症状外,如不能有效控制其发展或出现感染可能造成角膜翳,引起视力下降甚至致盲。带状疱疹系由病毒引起,故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中医治疗本病疗法很多,一般采用外治法即可治愈,包括针刺、灸法、梅花针叩刺等。但眼部带状疱疹因发病部位特殊,不适于应用外治疗法。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之邪阻于经络所致,《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第17期报道了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眼科马海燕医生临床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外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马海燕医生共收治眼部带状疱疹患者30例(30只眼)。男18例,女12例;年龄30~78岁,平均55岁;病程5~18天,平均12 天。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符合带状疱疹诊断。(2)均为单侧面部带状疱疹累及眼部,患者患侧面部疼痛,眼部涩痛,畏光流泪。(3)视力检查无下降。治疗方法: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眼部滴用地塞米松的基础上以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外洗,同时内服中药:栀子10g,黄芩25g,柴胡20g,木通15g,生地黄20g,车前子12g(布包煎),当归15g,泽泻20g,白蒺藜30g,板蓝根15g,黄连10g,白术25g,荆芥10g。每日1剂,水煎取400ml分两次口服。(2)外洗:以内服中药煎后药渣再煎取400ml药液,加芒硝30g溶化,待药液凉后洗患侧面部及眼部。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7~10 天后,疼痛及眼部疱疹消失,眼部无不适感,未引起视力下降者28例;眼部疱疹消失,但面部仍遗留疼痛,未引起视力下降2例。总有效率达到100%。

    马海燕医生指出:从中医学角度看,眼与五脏中的肝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眼部的带状疱疹是由肝胆火盛或肝胆湿热上炎于目所致。治疗上以具有清泻肝胆湿热的中药为主一般可以收到良好疗效,龙胆泻肝汤中,黄芩、柴胡、栀子泻肝胆之火,加大青叶,黄连增强清热泻火的力量;木通、车前子、泽泻祛肝胆湿热,重加白术可以健脾利湿从源头上除湿化热;生地黄、当归滋阴清热并可防止板蓝根,黄连等苦寒药克伐太过。加荆芥引药上行以更好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黄芩、柴胡、板蓝根、黄连等中药体外实验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作用;白术、生地黄、当归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原方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很少与白蒺藜、荆芥配合应用,之所以如此应用是因为治疗眼部带状疱疹需要抑制眼部的炎症反应,而白蒺藜、荆芥具有较强的抗敏抗炎的作用,与西药地塞米松的作用相合,故应用了这两味药,并加大了剂量。所用药物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现代药理用药原则,诸药合用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