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研快迅
编号:1032228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解慢性“再障”难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62期
     研究造血细胞凋亡机理 提出滋阴补肾生血治则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病人多表现为严重贫血、感染和出血,祖国医学将其划为“虚劳”、“血虚”、“血枯”范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伟正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肾虚”是“再障”的本质,并以滋阴补肾生血法为指导原则,研制出治疗慢性“再障”的新型冲剂,临床上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由孙教授领衔完成的攻关课题《补肾生血法抑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近日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孙伟正教授等人根据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血互化的理论,认识到血液的生成虽然在于脾胃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进而化生成精微物质,但精微物质必须输布至骨髓,经肾的气化才能化生为血液。如果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肾气不足,肾精亏虚,造成肾精不能化生为血,这时只补益脾胃难以收到显著疗效。所以,“再障”的发病关键在于肾虚,而气血双亏、心脾两虚仅是伴随的现象或继发的表现。基于这一学术观点,孙伟正教授和他的课题组从补肾角度立法,以补肾中药为主,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和清热解毒之药,以滋阴助阳、生髓养血为治则,研制成补肾生血中药复方冲剂治疗慢性“再障”。

    对于慢性“再障”的发生机理,20世纪80年代国外有人提出造血细胞凋亡———即细胞的程序死亡学说,但国内外均未有系统研究。孙伟正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手段和方法,对造血细胞DNA裂解指数、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透射电镜、凋亡细胞PI值、造血细胞内Ca2+内流、造血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等多项造血细胞凋亡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首次系统地揭示了慢性“再障”患者造血细胞凋亡的发生机理。在使用“补肾生血冲剂”治疗后显示,本冲剂对抑制慢性“再障”造血细胞凋亡有明显作用,大部分凋亡相关指标在用药前后均有显著或十分显著的差异。他们还从细胞凋亡角度,以及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上,阐明了补肾生血中药抑制造血细胞凋亡的疗效机制。

    此外,课题组对使用补肾生血冲剂的不同证型的慢性“再障”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系统地分析“再障”治疗前后有关造血细胞凋亡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治疗前慢性“再障”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中的12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提示这些数据可作为慢性“再障”中医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他们并且在分析相关指标后发现,治疗后肾阳虚慢性“再障”患者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指标远较肾阴虚型的多,从而揭示了疗效差异机理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理论提供了可贵的科学实验依据,并为建立中医对慢性“再障”的辨证分型客观指标体系、开发研制治疗慢性“再障”的新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拇医药(衣晓峰 杨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