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编号:10324356
中年“过劳死”不容忽视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7日 文汇报
     上海最流行的问候语,由十年前的“吃了吗”变成了如今的“吃力吗”。

    今年上海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报》公布一份跟踪了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而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早逝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逝年龄段。当前,城市“过劳”人群已从80年代中年知识分子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中年骨干。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科病房里住的大多是70至80岁的老年病人,少有中年人。该科主任范维琥教授解释说:“中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是急性、猝发的,危险性极高,很难抢救。”

    专家说,中年正值人体的转轨阶段,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背景疾病发生的危险时期。这时,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只要遇到过度疲劳等诱因,就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且造成猝死的前5位原因——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都是隐蔽性很强的疾病。50%的心肌梗死病人只会偶尔出现胸闷和胸痛,疾病的隐蔽性蒙蔽了过劳者,酿成恶果。

    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调查,北京的亚健康率是75.31%,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心内科和医学心理学教授杨菊贤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年亚健康长期不纠正,将来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死于肿瘤,1/5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病以及意外事故,只有1/10的人有望安享天年。

    目前对“过劳死”的真正始发原因在医学上尚没有明确的解释,医学只能减慢“背景疾病”发展的速度,并尽力杜绝以“过劳”为主要代表的诱因出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