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24479
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现状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47期
     近期完成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包括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等级的精神卫生机构,统计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以急性期(病程≤1年)青壮年患者为主,女性病人占61.2%新型抗抑郁药已经成为治疗主流;影响药物使用的因素包括患者的经济状况和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风险比以及药品的可获得性。

    抑郁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自伤及伤人的危险很高,在自杀患者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据统计,在我国抑郁障碍是排在疾病负担首位的精神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包括传统的三环类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第二代、第三代新药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兼有5羟色胺激动和拮抗作用的米氮平以及作用较弱的曲唑酮和其他新型抗抑郁药。为了解我国目前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的现状,进行了本次全国性调查。

    按国家统计局2000年发布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GDP)分层的五个经济发展等级地区,以同样的抽样比例,选择了10个地区,根据医院的等级、结合医院日门诊量、床位数和医院规模综合考虑,每个地区选择三个等级医院,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调查门诊和住院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现状、医院每周的药品消耗量、医院的药物可获得性和药物使用的特殊要求。

    本调查于2002年5月20-24日期间完成。共调查了9个省和北京市46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病科的735例病人。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9.75岁。平均病程为34.64个月;57.0%(419例)病人的病程在1年以内(含1年)。女性病人占61.2%(男女比例为281:450)。住院病人为213例,病程明显比门诊病人长。

    根据药物使用频率,依次分别是氟西汀31.7%、阿米替林(15.2%)、文拉法辛11.7%、多塞平(9.8%)、帕罗西汀(8.8%)、氯丙嗪(6.5%)、马普替林(6.0%)、曲唑酮(4.1%)、丙米嗪(3.9%)和米氮平(1.1%)。其中三环类药使用频率为40.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42.6%,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占20.7%,不同地区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差异很大。86.4%(632例)的患者接受单一治疗,53.3%的抑郁障碍病人合并使用苯二氮类药,17.1%(126例)病人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7.1%的病人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4.9%的病人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住院病人接受其他新型抗抑郁药物以及合并多种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门诊病人。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经济状况对药物选择有明显影响。家庭经济收入较高的患者,主要接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家庭经济水平较低以及出现了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的患者,多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I类地区,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使用频率最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使用频率最高。影响药物使用的另一个原因是药物的可获得性。, 百拇医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司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