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24961
关注知识分子的“脊梁”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22日 科学时报
     很多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自己的职业密切相关。往往同一个职业的人会出现比较集中的症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病。记者采访了北医三院骨科主治医师李迈。他告诉记者,从自己接触的门诊情况看,科研人员、机关干部患脊椎病的现象相当常见。所以让大家了解脊椎病的成因,知道哪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是脊椎病的报警信号,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非常必要。

    得脊椎病的多是“坐家”

    据李迈介绍,现在的门诊病例很多都是机关干部和科研人员,也有不少是司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需要长期坐着工作。他解释说,长时间保持坐着的姿势,一方面椎间压力增加,另一方面部分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压迫血管,从而导致血液供给不足。这两点是主要的原因。久坐不动不仅会引起颈椎僵硬,使人体的正常生理弯曲被破坏,出现弓背或骨质增生,还使得整个躯体重量全部压在腰骶部,压力承受分布不均,会引起腰、腹和背部肌肉下垂、疼痛,脊椎肌肉也因循环欠佳而会出现痉挛现象。一般来说,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如果你的工作也是需要长期坐着,那么患脊椎疾病的几率就比较大。
, http://www.100md.com
    哪些症状是脊椎报警的信号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运动的轴心。具有支撑身体、保护脊髓、脊神经根和内脏器官等功能。李迈说,脊椎病简单地说就是脊椎的组织发生病变,进而引发神经症状。公众一般以为哪儿出现了症状,就说明哪儿有了毛病。这种看法在脊椎病的诊断过程中就不成立。因为脊椎组织内包含着大量的神经组织。当脊椎发生病变之后,往往会影响到神经组织,从而引发复杂多样的症状。由于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密切相关,故许多病人的症状呈混合型,常常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临床主要症状包括不能直立、头痛、眩晕,有些时候会出现眼睛发干发涩,视力模糊,还有一些病例会出现记忆力下降、颈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的症状,此外手指发麻、下肢无力的现象也很常见。当你的身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心中就应该警惕了。

    对特定人群而言,一般35岁以上的人都会出现骨质增生长出骨刺。是否会引起脊椎病要看骨质增生是否影响到神经组织。
, 百拇医药
    哪些情况是脊椎病的成因

    首要的原因是不正确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卧姿以及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劳动。其次不合理的寝具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功能紊乱。风寒、潮湿的侵袭,也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变性。有些时候外伤会使病情恶化。此外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状。

    医学中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上对脊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对症状较严重的,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身体尚能耐受手术的病人,非手术治疗临床方法常用以下几种:

    牵引:通过外加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脊椎椎体之间间隙增宽,这样有利于突出的髓核回复,恢复正常椎体排列,松弛韧带紧张,从而减少对脊髓、脊神经根的压迫、刺激。
, 百拇医药
    固定制动:通过定型枕、颈围、腰围将颈椎、腰椎固定制动,能减少继续损伤,有利于损伤修复。

    手法推拿、按摩:通过特种手法将椎体、小关节恢复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线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物理治疗通过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如红外线、磁、电,起到消炎、止痛、加速恢复的目的,对改善临床症状是十分有效的。

    封闭:将药物分布于病患局部,效果比较明显,但不宜长期使用。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日常保健

    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体往往会作出相应的适应性改变。这种适应性改变可能是病变。人体不是机器,因此不能要求身体像机器那样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针对脊椎病的日常保健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作过程中注意让脊椎得到相应的休息。
, 百拇医药
    在工作中要注意减少连续地保持某种姿势的时间,如在电脑操作、阅读和伏案时,最好每隔半小时让肌肉活动一下,做一下颈肩腰及四肢的舒展运动。

    注意让脊椎做一些与工作中状态相反的运动,比如头部后仰、缩脖子等等。

    日常的脊椎保健也可以接受一些轻手法的按摩理疗来进行。

    家中最好备有理疗、牵引等器械,方便自己利用空闲时间有规律地锻炼。

    对经常需伏案工作的人来说,平时要针对性地锻炼腰背肌,增加腰背肌的力量,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游泳是很好的脊椎主动保健方式。因为在游泳过程中,身体的重量大部分被水所承载,大大减轻了脊椎的压力,可以让脊椎得到很好的放松和休息。

    当然,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文/本报记者 施剑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