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16011
2003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风湿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纤维肌痛综合征,性激素补充疗法(HRT)与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Oa),自身抗体的质控总结,风湿性疾病诊治指南的制定
    

    唐福林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从事风湿免疫临床工作20余年,侧重于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自身抗体的研究。

    风湿病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2003年是风湿病学硕果累累的一年,这主要体现在2003年8月的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会议、2003年10月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会议、2002年年底的亚太地区抗风湿病联盟(APLAR)会议等国际风湿病学术会议以及国内2003年11月在四川召开的全国风湿病学年会上。主要进展包括生物制剂的应用为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和血管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RA的早期治疗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诊断意义,性激素补充疗法(HRT)治疗骨质疏松的利弊等。国内风湿病学界在本年度制定了风湿性疾病的诊治指南,并对全国48家医院的自身抗体检测的质控进行了总结。现将本年度的风湿病学发展作一回顾与展望。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LE的发病机制一直未完全明了。目前人们发现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和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在狼疮肾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血清补体的下降,并出现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皮下及系膜区的沉积。另外,通过检测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功能以及V/δTCR的基因表达发现,SLE 活动期患者的γ/δT细胞及亚群的数量明显减少,而稳定期SLE则为正常水平,提示此T细胞亚群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

    在SLE的诊断方面,以SK-N-MC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为抗原,采用细胞-ELISA方法,建立检测抗神经元抗体(anti-N)的细胞-ELISA方法,发现血清中的anti-N对诊断SLE的特异性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