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癌
编号:10333671
胃切除留麻烦 巧应对有办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2期
     人体犹如一部精密的机器,不论大小部件都各有用处又彼此相关。常常是这里缺了部件,那里便出现故障,其中的原因不免让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感到费解。一些做了全部或部分胃切除后的患者在生活中会出现哪些麻烦?又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在此做一些解答。

    一、餐后症候群。由于胃通向十二指肠的“关卡”(幽门)被切除,胃内食物毫无阻挡地大量进入空肠,使空肠肠液大量渗出,患者出现早饱、上腹胀满、恶心呕吐等表现。进餐后90分钟左右还可出现无力、大汗、发困、腹泻等,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诱发了低血糖的缘故。医学上将这类情况称为“倾倒综合征”,是指食物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从残胃倒进了空肠。而这些食物本来是应该在胃内多呆一会儿的。遇上这种情况时患者朋友不必惊慌,立即平卧片刻就会有所缓解。平时最好可以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进餐以选用营养价值高而易于消化的固体食物为好。不饮用含糖量高的流质饮食,适当增加食物中脂肪的含量。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 百拇医药     二、盲袢综合征或吻合口狭窄。胃切除术常同时要合并肠吻合术。特别在与空肠吻合后,一段空肠成了“死胡同”。如果出口不畅,常常形成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呕吐后方得轻松。这种情况长期反复出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此时最好是找操作手术的医生弄清具体原因,或服用促胃肠动力药。也可能需再次手术使其缓解。

    三、吻合口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由于手术切除了幽门,胆汁及肠液无阻拦地倒流入胃而损伤胃黏膜。首先受害的是吻合口,因受到胆汁和肠液长期的浸渍而形成慢性炎症,甚至发生糜烂、出血。患者多诉上腹饱胀、疼痛,有时吐胆汁,重者可呕血、便血并导致贫血的发生。出现这种情况后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或普瑞博思、胃复安)以缩短胆汁或肠液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服用保护胃黏膜药(如思密达、胃肠舒等)以促使受伤的黏膜修复,并可吸附部分胆汁。

    四、贫血与营养不良。因为全部或部分胃被切去,胃酸分泌减少,铁的吸收发生障碍,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也减少。又由于胃容积的减少,常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这些都成为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原因。所以此类患者应该定期查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发生。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时最好采用注射给药,以免吸收、利用不充分。同时补充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铁剂。加强营养,特别是应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使机体获得充足的造血原料。
, 百拇医药
    五、胃或胆系结石。胃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胃排空功能大都延缓,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同时胆囊的排空功能也减弱,胆汁常常瘀滞。如遇易形成核心的食物,在胃内可有“胃石”形成,而在胆系则易发生胆石症。大的“胃石”甚至可阻塞胃肠道,刺激残胃形成新的溃疡,有时还可引起穿孔与大出血。加强锻炼,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排空功能。某些食物(如柿子)含鞣酸较多,易形成结石的核心,故不宜多吃,更不要空腹吃。少用阿托品、654-2等药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片、黑面包、麸子饼干、香蕉、猕猴桃、木耳及蔬菜。定期做肝胆B超及胃镜检查以排除产生胃石及胆结石的可能性。胃石可用内镜方法除净。

    六、骨质软化。行胃全切或部分切除的患者常诉全身骨痛,重者可多处发生病理性骨折(一些患者常因此而被误诊为骨肿瘤)。患者的活动受到严重限制,这是因为胃酸浓度下降,致使维生素D和钙质吸收不良或摄入不足所造成的。每天喝牛奶是获取优质钙和维生素D的好方法。常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亦可促使体内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

    七、残胃癌。即使是因良性病变(溃疡、出血、穿孔)而行胃部的切除术,剩下的残胃发生胃癌的机会也较高。手术后时间越长,接受手术时的年龄越大,就越易发生癌变。患者可出现腹胀、呕吐、消瘦、贫血、腹部包块、呕血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原病复发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就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能及早检查出残胃癌的方法。特别是术后已3年以上的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这样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因而愈后也较好。, 百拇医药(应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