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42184
拿什么拯救截瘫病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9日 科技日报
     脊髓损伤修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之一。脊髓损伤造成终身残疾率甚高,患者大多瘫痪在床,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身心上的巨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人们企盼地在问:

    一种将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应用于临床的手术,改变了截瘫病人无法医治的观念。使脊髓损伤修复这一医学界的难题研究展示出诱人

    的前景,也为截瘫患者展示了希望的曙光。这种手术真能帮助截瘫病人站起来?哪些病人可以做这种手术?

    几经周折,2003年12月3日下午在北京朝阳医院,笔者见到了将嗅鞘细胞移植用于脊髓损伤临床治疗的黄红云教授。黄教授工作十分繁忙,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当笔者提出安排时间专门采访时,他十分抱歉地对记者说,我很难告诉你,什么时间有空。黄教授刚刚走出手术室,来访的以色列同行就在办公室等着与他交流,晚上还有活动。笔者只好在他与外国专家交谈的空隙中,插问一些问题完成了这次采访。
, 百拇医药
    医学领域世界性难题

    长期以来,人类的神经损伤被认为是不能再生的,不能修复的,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极具挑战性的难题。20世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由于人类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能力极为有限,因而脊髓损伤通常是灾难性的、毁灭性的。多年来,虽然世界各国都投巨资开展神经科学的研究,但基础研究仍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1997年,脊髓损伤的研究工作发生了转折性的进展,英国科学家用嗅鞘细胞植入实验动物脊髓伤点,动物神经损伤功能逐渐恢复。此项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一发表,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当时在美国做访问研究的黄红云博士按自己不同的构想重复了这一实验,得到的结果是肯定性的。

    人和动物的嗅黏膜经常受到外界刺激,导致黏膜的不断损伤和修复,但在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嗅觉功能却很少丧失。嗅神经损伤后可以修复,究竟是什么机理?科学家研究发现,嗅神经细胞更新的来源,是隐藏在嗅黏膜当中的干细胞。干细胞要想转变成“有功能的神经细胞”,首先,需要损伤部位有充足的营养,以促使细胞分化转变;其次,新生成的神经细胞,需要一个“向导”,把神经细胞的突起,从鼻腔黏膜,一直引导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嗅球”里面,形成连接,修复损伤断裂,以传导我们的嗅觉冲动。正是“嗅鞘细胞”促使干细胞分化成为神经细胞,又是它引导“新生的神经细胞”正确延伸连接,修复损伤断裂的嗅觉神经。
, 百拇医药
    黄红云教授说:嗅鞘细胞起源于鼻黏膜,其向上先进入颅脑,再进入嗅球、嗅神经,到达大脑的皮层,我们就是取嗅球细胞,培养得到嗅鞘细胞。这个细胞有许多特性,它可以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支持因子等,对脊髓损害后的修复及再生创造了良好的内环境。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研究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从实验来看,移植细胞可以促进局部细胞的再生,而且再生的神经纤维可以穿过损伤段,恢复一部分脊髓的功能。黄教授的大量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临床治疗实现零的突破

    2001年11月,黄红云教授做了我国第一例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手术,术后病人脊髓神经功能有了改善。随后,慕名而来的中外患者接踵而至,目前共治疗了300余例国内外(包括美国)的患者,手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改善,70%以上的患者有生存质量的改善,这一结果根本改变了晚期完全性脊髓损失无法治疗的现状,在脊髓损伤临床治疗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 百拇医药
    黄红云教授介绍说,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在临床取得重要突破后,我们又探索用这一方法治疗其它神经疾病,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疾病包括运动神经元病、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晚期后遗症、多发性硬化后遗症和脑瘫等,采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后,随访术后已达6个月以上的8例患者,与术前比较病情均逆转或稳定。

    在医生办公室,笔者见到了一封封外地患者术后写给医生的感谢信,翻阅了大量资料,并观看了病人术前和术后的录像片。录像片中,对比记载着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明显改观:有的患者原本僵直的手臂,手术后奇迹开始出现了,他端起茶杯,自如地喝上了水。还有术前下肢完全瘫痪的患者,术后肢体可以活动,有的还能站立起来。

    为了深入了解,笔者来到病房,采访了术后住院的病人和家属,看到和听到的结果是:

    患者张梦云(化名),笔者见到她时,看到她一脸的兴奋。她高兴地说:“今天她不扶助力器,能够独自站立了。这给她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重要地是给她带来心理上的信心和锻炼康复的力量。”
, 百拇医药
    张梦云是不幸的。1957年在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留下后遗症,导致瘫痪。这位原清华学子,为了完成学业,经历了难以言表的酸楚,视力微弱,大小便失禁,一堂课下来裤子往往被尿浸透。然而,凭着顽强的毅力,她完成了学业并竭尽全力努力工作。

    病痛的折磨使她苦不堪言,而长达46年漫长的求医历程更带给她太多的无奈。接受了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手术后,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使她看到了新的希望,她说她每天都要坚持康复训练,并准备再做第二次手术。

    张梦云还向笔者叙述了她做手术的过程。她说,手术的基本做法,就是在病人受伤部位处钻出小孔,然后注射入所培养的嗅鞘细胞,嗅鞘细胞会分泌营养物质。笔者看到,在她的身上有4个明显的疤痕。

    患者魏国安(化名),见到他时,他正在吃饭,他说他术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他现年44岁,两年前患病,半身瘫痪。手术后,除僵硬的下肢略有改变外,他最大的变化是比以前爱说话,而且比以前说话清楚了。
, 百拇医药
    截瘫病人看到希望的曙光

    黄红云教授告诉记者,脊髓损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目前,经过国内外无数神经科学家的努力,现已基本达成共识———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理论上是可以修复的。要使瘫痪病人真正站立起来,还要进行艰难的探索与研究。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可以预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脊髓损伤的患者将会不断看到曙光,听到福音。

    采访结束归来,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使许多美梦成真,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嗅鞘细胞移植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截瘫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像桑兰、张海迪这样千千万万个病人也都能站起来。

    我们企盼着这样的技术,这样的医生,这样的医院!

    相关链接

    资料(一)
, 百拇医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脊髓损伤导致截瘫已成为医院中常见的疾患。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的脊髓损伤发病率为28~45人/百万人/年,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7~14人/百万人/年,但每年也有1万余人遭此损伤,且以中青年胸腰段损伤最多。

    资料(二)

    据有关专家介绍,当前神经科学研究有5个鲜明的发展趋势:一是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一些重大问题已经在分子水平上找到答案。二是多学科、多层次的全面研究。三是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四是与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广泛的学科交叉。五是开始注重综合、整体的研究。其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修复的研究既是难点也是热点。

    资料(三)

    脊髓损伤分为非外伤性脊髓损害和外伤性脊髓损害。

    导致非外伤性脊髓损害的原因很多,如肿瘤、炎症、退形性变(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等;

    导致外伤性脊髓损害的原因也很多,如交通事故、坠落伤、刀伤、运动损伤、枪伤、砸伤等。

    资料(四)

    克里斯托弗•里夫上世纪80年代凭借《超人》一片,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1995年他在一次骑马跨栏比赛中从马背上坠落下来,导致肩膀以下瘫痪。多年来,他一直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如今已经恢复了大约70%身体部位的知觉,医生说他的进步是非同寻常的。另一方面,为了推动残障医学的发展,他还创立了克里斯托弗•里夫瘫痪基金会,向各界筹集资金用于脊柱损伤相关的医学研究。, 百拇医药(□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