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更多分析评论
编号:10335488
药谷建设热潮还须冷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4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已经连续几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速度。因此,医药行业被称之为朝阳产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制药企业67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达到14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以医药为主的企业有近80家,此外另有百余家上市公司也涉足医药行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又是医药行业中的佼佼者,专家断言,未来生物技术药品的年均增长率将远远超过其他一般产品。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生物医药科技作为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的对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药谷”建设热潮。

    “药谷”建设风起云涌

    近年来,各地“药谷”建设热情高涨。2002年,杭州、无锡、武汉(葛店)等地分别提出将投资100亿元、200亿元、41亿元进行“药谷”建设,同时在建设的国家级项目还有浙江台洲(海正等)的医药化工出口基地、吉林通化的生物医药基地、四川成都和陕西西安的中药示范基地等。2003年,药谷建设热更加升温,国内已经出现了近80个号称“药谷”的开发区。
, 百拇医药
    从地理分布观察,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药谷”建设最为活跃,而且分布比较集中,而其他地区大都围绕中心城市,利用已有的科研和市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据了解,在近80个“药谷”中,规模最大的要数上海张江、浙江杭州余杭、江苏无锡三处药谷。上海张江“药谷”投资25亿元,产业格局是以中科院药物所、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为核心的“一所六中心”体系;主要产业化领域是基因组研究、新药开发与筛选等;主要涉及的上市公司有三九生化、张江高科。由华源集团担纲的江苏无锡生命科技园区,今后10年总投资将达200亿元,主要产业化领域是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主要涉及的上市公司是华源集团麾下的多个子上市公司。浙江杭州余杭“新药港”则以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化学合成药物为产业发展重点,三个基地5年内总投资将达100亿元,主要涉及的上市公司为海王生物。华东地区这三大“药谷”沿着宁沪甬高速公路分布,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药谷带”。

    单从生物医药的科研实力来看,国内无疑北京最强,上海其次,但是从目前的竞争趋势看,这两个中心原有的产业化优势正在削弱,“药谷”建设正在由传统的京、沪“两极化”向各地“多极化”方向转变。
, http://www.100md.com
    对“药谷”热还须冷思考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上一些生物科技园(美国犹他州、加拿大渥太华的生物科技园)已向世界一流的方向发展,正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印度班达罗尔和我国台湾新竹等科技园是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典范,而药谷(生物科技园、开发区)及其高新技术企业也必将成为带动地区和国家医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力量。

    尽管“药谷”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医药行业的发展,但是有关专家对“药谷”建设的过热情况表示出担忧:部分盲目介入生物技术的企业会否重蹈20年前汽车行业和10年前彩电行业重复建设的覆辙?

    专家认为,如今的“药谷”建设挥金如土,圈地似潮,规模宏大,但是“药谷”建设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资金和土地,更重要的在于科研人才和园区管理。

    纵观我国的“药谷”建设,除了北京、上海等地的老一批药谷着重在技术上创新,发挥人才与技术的优势;新一批药谷则更着重于市场开发,企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的重任由核心上市公司担纲,其产业结构来看,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生物制药品种少、中药制品重复多等问题,各园区之间也普遍存在产业领域重叠、低水平竞争、资源争夺激烈等情况。很多地方既无资源、人才优势,又无创新能力,也没有龙头企业,却在盲目建“药谷”。

    据悉,“药谷”中大部分由政府一手操办,不排除某些地方政府头脑发热、好大喜功的因素。而且就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而言,目前还是一个处于初创期的产业,风险较大。部分企业一拥而上,盲目介入,重复建设,如果没有产生应有的规模效益及创新实力,难免泛起虚幻的“泡沫”。

    当然,不可否认“药谷”的建设会带来的成功一面。未来3~5年后,成功者将出现在产、学、研、金各个产业化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点的群体中,而上市公司无疑将在药谷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有很多全新的企业集团出现在各个巨型药谷名单上。

    “药谷”要建设,对于过热的现象还应该冷静思考。, http://www.100md.com(南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