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0335495
破茧创新--访全军平衡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5期
     在不久前中国针灸学会的迎春联谊会上,记者遇到了全军平衡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教授。王文远教授对记者说,他新近完成了平衡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联谊会后,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他。

    记者:请您给平衡心理学下一个定义。

    王文远:平衡是一个相对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平衡心理学是心理与生理、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中医现代心理学。它是以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了心理与家庭、社会、生态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是正确运用平衡心理去认识生存环境的正常心理,它帮助人们探索心理平衡对健康长寿、疾病转归的防治规律,提高人类对家庭、社会、自然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

    记者:平衡心理学主要定位在人体的哪些方面?

    王文远:平衡心理学主要定位在大脑高级中枢的指挥系统,因为人是一个整体的、具有自身调节功能的机体。虽然现代医学可以找到心理过程中最为复杂形式之一的语言及其他定位,但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还是大脑整合作用的结果。
, 百拇医药
    记者:平衡心理学的标志是什么?

    王文远:简单地说,平衡心理学的标志是适应生存能力强,达到心理与生存环境的统一性。平衡心理学的核心就是运用平衡这个理论法则造就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类对社会、家庭、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心理平衡,延缓生理衰老,推迟器质性病变的发生。

    记者: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平衡心理学的标准。

    王文远:平衡心理的标准首先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适应能力往往与人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关系,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格特征、认知意识水平、耐受控制阈值、社会处理能力、与时俱进的科学信仰、拼搏奋斗的人生目标,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洪流中的心理定位、生理定位、社会定位。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大脑皮层调控的最高层次的意识,心理活动的过程又是受意识的制约。当一个人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体现一个人的躯体健康、思维敏捷、逻辑严谨、反应灵活、情感表达恰如其分。其次,平衡心理的标准还体现在对家庭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从平衡心理学角度来讲,由于男女双方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的染色体所反应的心理特点是相反的。从男性来讲,对问题的看法、认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大多数是宏观的、长远的、整体的,而女性则相反。临床调查显示,80%以上的心理疾病来源于生存环境,80%的生存环境来源于家庭环境,80%的家庭环境来源于夫妻关系,80%的夫妻矛盾来源于相互间的不了解。第三,平衡心理的标准反应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去改造环境,或者改造自己来适应生存环境,来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否则不适应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变化,那就必然会被淘汰。
, http://www.100md.com
    记者:您对平衡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王文远:平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我认为,人的心理主要定位于大脑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这个指挥系统是遗传的、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具有自身的心理调节功能,此心理是大脑中枢系统的正常功能。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主要是保持内环境的稳定,然后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节平衡作用,达到生理平衡。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主要是要保持人体最高指挥系统的稳定——心理平衡,然后通过心理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网络系统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节平衡作用,达到生理平衡。

    记者:您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文远:在运用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对平衡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临床疾病均与心神失衡有关。心神失衡就是大脑中枢指挥系统失调所致,其中主要病因皆由“气”而成。“气生百病”是中医对致病因素的高度概括,“气”的根源为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过于强烈或时间过久,超过了心神调控系统的调节能力,造成脏腑的功能失调,引发气血逆乱、阴阳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而运用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神经是心理活动的信息通道,心理对生理、神经对内分泌都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的影响将会造成机体的病态。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癌症等可受心理、社会的应激影响。近年来在心理与免疫的微观研究上又发现了心理影响免疫系统活动的途径。总之,平衡的观点认为,80%以上的器质性疾病隶属于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不管定位于哪个部位、哪个系统,也不论是哪种疾病,其病因的核心定位于病人的大脑高级中枢系统。心理因素首先参与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时间过久以后又自然影响到生理的各个脏器而形成器质性疾病。外界因素反应到大脑所形成心理的刺激因素能否成为心理的致病因素还要取决于病人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研究的最主要成果是对心理疾病进行了在平衡理论下的重新分类。第一,神经与精神系统心理疾病。心理致病因素定位于大脑,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大脑,虽然产生的精神症状不同,但是主要反映在神经病学中与脑损害有关疾病和精神病学中的绝大部分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反应性精神病中的心理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和某些脑器质性精神病中,心理因素则是主要诱发因素。第二,器质性心理疾病。心身疾病致病因素定位于大脑。其病理改变都在大脑以外的躯体各系统器官。虽然病理改变发生在子系统,但在病人的症状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有的明显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虽然伴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原因,但是心理因素在发病机理中又起着重要作用,故称为心身疾病。第三,继发性心理疾病。在出现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情况时,躯体各系统受到直接损伤,虽然心理因素没有直接参与形成器质性疾病,但病人的心理对意外伤害的承受能力却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复杂的心理情绪使病人烦躁、胸闷、忧虑、失眠,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等,这样的消极心理,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机体免疫、代谢、血液循环、伤口愈合、功能恢复、手术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等。延缓机体康复的主要因素是继发性心理疾病。

    王文远

    山东临沂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平衡针灸创始人,平衡医学理论倡导者。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分院全军平衡治疗培训中心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白求恩军医学院教授,全军中医学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平衡医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平衡针灸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几年来,王文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1篇;创办了《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学》杂志,建立了平衡网站;主持举办培训班多期,先后共培训学员500余人次。全军平衡治疗培训中心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 百拇医药( 杨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