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335564
诊脉切忌想像推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7期
     诊脉是中医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判断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诊脉必须依病人的脉象形态来判断。可有的医生描述脉象形态不是临床诊察出来的,而是从理论和想像中推测出来的。依理论和想像推测出来的脉象有的是可取的,有的却不符合临床实际,这样会导致中医诊脉理论变为玄学而不能指导临床,于此试列举两则,以明是非。

    辨“脉弦而虚”:虚脉脉来举之不足,按之空虚而软弱,其特点是脉象空虚而柔和。《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其特点是脉象坚硬而不柔和。可见虚脉与弦脉是不能同时并见的。而数版《方剂学》在描述逍遥散主治脉象时则曰“脉弦而虚”,其根据是因逍遥散主治病机是肝郁脾弱血虚证,以此认为肝郁多出现弦脉,脾弱血虚多出现虚脉,故曰“脉弦而虚”,可见,其得出的结论显然不是从病人的具体脉象中诊察出来的,而是从理论中推测出来的。这种认识从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临床实际中则是不能成立的。其脉应当是弦或虚等。

    辨“脉弦滑”:弦脉形态是如按弓弦,滑脉则往来流利,应指园滑,如盘走珠。《脉经》:“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弦脉如按弓弦而急劲,而非往来流利,若脉往来流利则不为弦脉,所以个人认为弦脉与滑脉是不能同时并见的。有人认为“因脉滑是血液流动的一种体现,脉弦是血管壁搏动的一种体现。”这种说法乍一看颇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则可发现,无论是弦脉,还是滑脉,抑或其他任何一种脉象,其表现特征都是血液流动与血管壁搏动的结合,若将血液流动与血管壁搏动相离,是不能构成脉象的。而数版《方剂学》在描述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脉象时则曰“脉弦滑”,因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病机是风痰上扰,在通常情况下,肝风其脉多弦,痰湿内阻其脉多滑,其言“脉弦滑”是从理论想像中推测出来的,而不是从临床实际中诊察出来的。若不能从临床实际中诊脉,而仅从理论想像中推测脉象,显然是不能指导临床应用的。
, http://www.100md.com
    《黄帝内经》中弦脉含义有二:其一,论正常人脉气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弦脉,此脉虽似弦而非病态弦脉,究其本质则是缓脉的一种变体,对此不得诊为病脉。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其二,论病态弦脉,其脉如弓弦而急劲。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可见,肝病脉象不一定都是弦脉,还可有滑脉。同时又指出弦脉既可主常见肝病,也可主肝病危重证,临证法当一一详审细辨,且不可将肝气生理变化之弦脉与肝病病理变化之弦脉混为一谈。必须懂得脉“软弱轻虚而滑”与脉“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弦脉,若将其相提并论,则会失去诊脉的临床意义。

    中医理论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脉诊理论只有在临床实际中认真总结,才能推动中医理论进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当今有极少数医者仅从理论想像中推测,而忽视临床实际的总结,所以出现想像推测的理论家。笔者疾呼脉诊理论应当从临床实际出发,且不可仅从理论想像中推测。若仅从理论想像中推测,其结果是经不起临床验证的,也是不利于中医学术发展的。, 百拇医药(河南中医学院 王 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