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17898
陈汉彬委员:动物源性疾病防治亟待加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5日 央视国际
     依靠科学抗击非典刚取得阶段性成果,又来了禽流感!在国外,非洲猴痘、埃博拉病毒接踵而至。世界性疫情表明:动物源性传染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医学院教授陈汉彬在政协大会上呼吁,动物源性疾病防治亟待加强!

    近年来,可引起人畜共患病或致死的动物源性疾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为原有的病种扩大,新病种不断出现,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频率不断增强。在我国,这类疾病每年发病人数约占传染病总病例的5%至10%,每年死亡人数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0%至50%,所致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据陈汉彬介绍,尽管我国面对非典和禽流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但是纵观全局,缺乏一个充分健全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以及监测疾病快速蔓延的机制。据26个省区的调查显示,有53.3%的地级疾控机构未设媒介防治部门,每个地级疾控机构平均每年用于媒介防治专项经费为0.72万元;而在调查的县级疾控机构中,有86.7%没有防治机构,专项经费每年每县仅为1000元。调查还发现,省、地、县三级疾控机构最近三年内均无防治经费的就有10个省区。在人员配备方面,26个省区从事病媒生物防治的省级专业人员共有143人,平均每个省区仅有5.1人,且年龄明显趋于老龄化。为此,陈汉彬委员建议国家增加投入,以建立健全疾控机制。

    制约动物源性疾病防治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基础研究薄弱和专业人才匾乏。我国多年来对媒介生物性疾病,仅证实有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等4种,而对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的情况尚不摸底。这样,一旦发生新的疫情,势必束手无策。

    陈汉彬说,作为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病原体与其宿主和媒介动物的结合自有其特异性和内在规律。实践证明,动物源性疾病防治中,切断动物传染源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动物源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而生态环境的改变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导致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从而其传播也就随着人群而迁移。因此,在进行大型建设项目时,理应由防疫部门参与环境论证、评估和监测,谨防自然疫源性疾病向人群扩散。, http://www.100md.com(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