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6447
尽管已被示红牌,激光合并输液疗法仍被滥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2日 医学空间
     2003年9月,《东方早报》发表了一篇“激光治疗骗局横行上海6年”的报道,震动沪上。

    2004年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医学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一次论证会。会上,该局的一位负责人明确表态:任何药品、医疗器械都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力改变药品、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这等于给激光合并输液疗法出示了一张“红牌”。

    然而,时至今日,激光合并输液疗法在上海大多数基层医院和部分大医院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身世演变

    “激光合并输液疗法”是由“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简称“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演变而来。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激光专家将苏联利用低强度氦氖激光体外照射(抽出的血液再回输)的方法,改变为将激光经光纤针直接放入血管内照射,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据国内最早从苏联引进这种仪器的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王铁丹教授介绍,通过激光对血液的照射,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与之相关的一些疾病也有近期疗效。
, http://www.100md.com
    但有许多激光医学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种疗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研究不充分,治疗机理不清楚,临床病例缺乏科学、严格的观察,特别是对“激光血管内照射”的照射功率、时间、疗程、适应症和禁忌症乃至最佳波长、远期疗效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据了解,1995年4月,国内26位激光医学专家曾在北京召开专题研讨会,决定成立8个病种的攻关协作组。但迄今为止,这8个攻关协作组没有一个完成研究项目并得出结论。

    “直到现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学术界,对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都还存在争议。”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的专家许松林说。

    可是如今,上海许多医院又对激光照射治疗进行了“改造”,“创造”出一种“激光合并输液疗法”:在用激光对血管内的血液进行照射的同时,将药物也伴随着激光通过同一根针管输入病人的血管中。

    某基层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很多接受激光照射治疗的患者年龄比较大,经受不了连续两三个小时的激光照射治疗和输液治疗,所以医生就把激光照射和输液合二为一,这样治疗时间就缩短到一个多小时。
, 百拇医药
    “当初看到光纤针还被同时用于输液的时候,我一下子跳了起来。”上海医生陈晓兰惊呼,“这些药物经过激光照射之后会变成什么,没有人知道!”

    “药物经过激光照射,可能会发生物理和化学性状变化,不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位药学专家说,“在没有经过严格实验证明的情况下使用激光合并输液疗法,简直是在拿人体作试验!”

    “这种做法完全是胡来!”王铁丹教授更是直言不讳。

    而某激光照射治疗仪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我们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上没有写可以同时输液,也没有说不可以。虽然我们没有作过实验,但我们认为在使用激光照射治疗的同时给病人输液,可能会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以不主张临床医生如此使用。”

    利益驱动

    医院为何热衷采用疗效不明而又遭到非议的激光合并输液疗法呢?陈晓兰认为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一家基层医院的医生向记者透露了该院内科的分配制度:1、每天看40个病人。2、每月必须完成10万元开单费(开检查单、治疗单及各种材料费单)。3、完成任务后可以得到300元左右的基本奖金。4、超出部分按6%提取超产奖。“有的科室的医生可以从这上面拿到五六千元的奖金。”这位医生说。

    对于医院来说,激光输液疗法的利润也是丰厚的。

    陈晓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作激光输液疗法每次45分钟,收费40元,一般20次为一个疗程。目前市场上的激光治疗仪多数可以同时给两个病人治疗,假设每台治疗仪每天工作3小时,收入就是320元。如果这台机器1年中有1/3的时间即大约120天工作的话,它的收入就是38400元。一台激光治疗仪的价格仅为9000元,这样算来,只要3个多月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事实上远不止这个数。虹口区某基层医院负责这项治疗的专职护士说,该院8台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仅门诊部每个月的平均治疗费收入就达14万元。
, 百拇医药
    监管无门

    激光合并输液疗法泛滥的原因,还在于监管无门。

    陈晓兰告诉记者,全国各地很多医院都存在激光与药物合并使用的情况,不仅仅是激光,还有紫外线光。她介绍了自己以前到上海市卫生局反映光药合并输液疗法问题的遭遇。

    她先是找到上海市卫生局药政处。该处的王先生说,药政处管的是医院内购进假药的问题,但医院购进真药后“再加工”使用的问题,他们“管了就是越权”。

    问题又被转给了市卫生局管信访的王先生。王先生认为陈晓兰“应该去找纠风办”。可当陈晓兰真的找到该局纠风办的付先生时,付先生却告诉她:“这类事与纠风办无关,我们不懂业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