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2
编号:1036713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肯定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1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神经和血管病变的结果,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相一致,治疗较为棘手。近2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的杨能华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降低了截肢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13卷第1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36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肢端溃疡或坏疽,均采用中药治疗,其方由生黄芪、当归、生地、石斛、赤芍、花粉、黄连、黄柏、地鳖虫、水蛭所组成。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均给予饮食控制(糖尿病饮食),根据糖尿病的程度,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给予对症处理。经治疗后,临床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8.88%。出院时平均空腹血糖6.52~1.66mmol/L,其中7.1~8mmol/L10例,8.1~9mmol/L6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坏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同属中医“脱疽”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四肢所致。以上所用中药方可降低患者的血粘度,增加肢体血流,解除微血管和局部组织的损害因素,使局部血供得到改善,有利于糖尿病坏疽的恢复。杨能华医师认为,由于糖尿病坏疽发生于肢末,全身使用抗生素难在坏疽局部达到有效浓度,抗生素直接用于局部又易引起致病菌的耐药性、抗药性。又因局部供血不足,坏疽感染易迅速蔓延。因此,在全身治疗的同时,要及时进行局部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窦道及穿通性溃疡应充分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然缺血程度严重的患者,需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待局部血供稍改善,坏死分界线初步形成后再考虑清创。反之,往往导致失败。杨能华医师同时指出,糖尿病足的患者绝大部分都具有高龄、体弱、并发症多等特点,在坏疽感染严重、蔓延迅速、危及生命时,为抢救患者生命,不得不选择截肢手术。在临床治疗中,杨能华医师体会到,只要术前严格控制血糖,术中皮瓣设计合理,尽量减少组织损伤,止血完善,引流通畅,术后有效控制感染及改善血液循环,切口愈合仍然满意。
, http://www.100md.com
    温经通络散熏洗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糖尿病科贾素庆医生临床采用温经通络散熏洗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中医杂志》2004年第1期对此作了报道。贾素庆医生根据1997年ADA标准诊断共收治了67例患者,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泌汗异常(表现为足部出汗能力下降或缺失)、感觉异常、肢端麻木和疼痛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表现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Y)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减慢。诊断糖尿病病程3个月~28年,平均8.5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2个月~9年,平均2.5年。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1.5岁。全部病例按随机表分为两组,治疗组共35例,男19例,女16例;对照组共32例,男17例,女15例。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基础上配合降糖药(口服或注射胰岛素)等综合治疗,使血糖控制基本理想(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在血糖控制基本理想的基础上分别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选用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自制的温经通络散(药物组成:艾叶、桂枝、苏叶、白芷、独活、五加皮、海风藤、伸筋草、枳壳、花椒,将上药打粉过20目筛分装)50g,冲入沸水泡闷5分钟后打开,先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到35~40℃时,浸没患处(下肢于膝关节下1/3,上肢于肘关节下1/3),也可盖上个棉垫,以利保温,使热能持久。当水温下降时,可加入热水,使水温大致恒定。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熏洗时间为40分钟,2周为1个疗程。每次熏洗后立刻擦干,并注意保暖。对照组单用沸水,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同治疗组。
, 百拇医药
    疗效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膝跟腱反射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振动觉、触觉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神经电生理SCV及MCV较前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有所改善,体征有所改善,神经电生理SCV及MCV较前增加<4.9m/s。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体征和辅助检查无好转。

    结果显示:治疗组35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32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贾素庆医生指出:温经通络散取方中艾叶温经散寒化痰,桂枝温经通络祛风湿,枳壳行气消痰散结,白芷散结消肿止痛,独活祛风湿止痹痛,海风藤、伸筋草舒筋活络;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花椒散寒除湿止痛。本疗法方便易行,无明显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易停煎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 http://www.100md.com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近年来消化内科的临床常见疾病,比较难治。自2000年3月~2002年12月,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的黄克伟医师采用自拟建里调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25例做了对照,疗效满意。《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39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57例该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建里调中汤治疗。其基本方由炒枳壳、白芍、葛根、桂枝、苍术、厚朴、香附、红枣、天仙藤、紫金皮、白豆蔻、生姜、陈皮、炙甘草所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便秘加大黄;腹泻加凤尾草、仙鹤草;热盛去桂枝,加蒲公英;粘液便加苦参、秦皮;食积加山楂、神曲;病久血瘀加莪术。对照组口服培菲康胶囊,每次2片,每日2次。若便秘为主,加西沙比利;腹泻为主,加得舒特,均按常规服用。两组患者均忌生冷、油腻、辛辣,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常。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经治疗后,治疗组32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25例中,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64.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在用建里调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过程中,黄克伟医师体会到,该病中医辨证多由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浊内滞,气机升降失司,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建里调中汤中,桂枝、炒白芍温中敛阴;葛根、枳壳升降气机;天仙藤、紫金皮理气活血止痛;苍术、厚朴、香附、陈皮、白豆蔻燥湿理气和胃;姜枣草和调中州。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显示,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据此认为,建里调中汤不失为一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好方剂。

    建里调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该病由多种因素(包括身心两方面)所致,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为主要特征。医学界认为该病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疾病,目前主要分为腹泻型与便秘型两个亚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由于胃肠动力异常、神经功能异常、内脏感觉异常和精神因素参与。对于该病,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单一治疗药物。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解痉剂、促胃肠动力药为主,作用局限。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赵立宇医师运用该院消化内科褚惠民教授自拟的利易停煎剂治疗IBS52例,疗效满意。《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38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 http://www.100md.com
    将84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利易停煎剂进行治疗,其方由党参、生白术、茯苓、甘草、柴胡、防风、赤石脂、诃子所组成,制成真空包装的100%水煎液,每ml含生药1g,每次1包,每日2次,早晚分服。对照组服得舒特片(每片含匹维溴铵50mg),每次1片,每日3次,进餐时用水吞服,切勿掰开,要咀嚼或含化药片。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停药观察1个月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原则上除严重腹泻者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外,均不再用其他药物,并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起居有节,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经治疗后,治疗组52例中,治愈23例,好转25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44.23%,总有效率达92.31%。对照组32例中,治愈7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治愈率为21.88%,总有效率达71.88%。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学理论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泄泻”、“腹泻”、“郁证”等范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明确其病名为“肠郁”,该病病在肝脾两脏。据此,褚惠民教授认为,腹泻型IBS的病机当为土虚木侮,肝脾失调,治则应以健脾柔肝,扶土抑木为法。利易停煎剂方中诸药合用,配伍精当,标本兼顾,肝脾同治,寓收于疏,共奏健脾舒肝,涩肠止泻之功。以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表明,利易停煎剂为治疗腹泻型IBS的有效药物,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加味四逆散治疗肝源性胃炎疗效满意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患肝病时,内环境的变化可引发胃黏膜的异常,时间长了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这种继发于慢性肝病而发生的胃炎称之为肝源性胃炎。《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1期报道了湖北省鄂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廖又明医生临床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肝源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被收治的60例患者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59岁,平均年龄43岁;有黄疸性肝炎病史者18例,有血吸虫病感染史者10例,有饮酒史者5例,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者28例。体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其中42例B超提示肝脏光点分布不均匀,光点粗,回声强或强弱不均匀,部分病例脾脏前、后径均>4cm;37例患者肝功能异常。患者经常脘腹胀满而且痛及两胁,反酸,嗳气,纳差。胃镜结果示:浅表性胃炎46例,萎缩性胃炎5例,肥厚性胃炎9例,患者均长期服用保肝药。治疗方法:加味四逆散:甘草(炙)、枳实(炙)、柴胡、白芍、黄连、陈皮、半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显示:痊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表层病变消失)30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经胃镜检查:胃黏膜表层病变明显改善)27例;无效(症状及胃镜检查无改善)3例。

    廖又明医生指出:肝源性胃炎的主要病机在于肝、脾、胃功能失调,导致饮食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其本在肝,其标在胃。临床发现,慢性肝病患者常伴有慢性胃病炎症,其机理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有关。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功能疏畅气血,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协助脾胃运化。而肝失条达,肝气犯胃,则胃失和降,呈现胃胀、胃痛之症。加味四逆散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黄连泻肝胃之火,陈皮理气和胃,佐半夏以开郁降逆,用于治疗肝源性胃炎疗效满意。,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