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外科
编号:10367134
硬皮病病因病机及治则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15期
     中医对硬皮病早有认识,《内经》有“皮庳”的记载,《实用中医内科学》将其归属于“皮痹”范畴,认为本病是以局部或全身皮肤硬化为主症的疾病,严重者可累及脏腑。常由营卫不固或肾阳衰微,以致风寒、阴寒之邪凝于肤腠,滞于经络,内舍于脏腑所致。寒邪凝结于腠理是硬皮病的主要病机。而笔者通过硬皮病专科大量临床实践,认为硬皮病的病位在皮肤为“皮痹”,累及筋膜为“筋痹”,累及关节为“骨痹”,累及肌肉为“肌痹”,内舍脏腑为“脏痹”,总之,硬皮病是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一类疾病,当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六淫侵袭

    六淫致病有其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可单独致病,也可数邪兼夹致病。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疏,营卫两虚,卫外失固,随着季节、区域的不同,风、寒、暑、湿、燥、火单独或兼夹数邪乘虚而入肤腠脉络之间,致使营卫失和,气血痹滞,导致痰瘀湿热互为胶着,痹阻经络,肤腠肌表失养,而令皮肤顽硬,形如制革,肤色变深,日久毒客经脉,内舍脏腑,形成“脏痹”。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云:“虚邪搏于皮肤之间,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皮痹不已,复感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于风寒湿之也”,“痹入脏者死”。不仅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具备外邪与体虚,即外部与内部两个条件,而且说明了本病与其他痹证一样,病久可累及脏腑,预后较差。
, http://www.100md.com
    七情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情志过度兴奋或抑制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一方面影响气机,另一方面则损伤五脏,故《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导致血瘀、痰结、火逆、湿热等郁结生毒,痹阻经络,终成本病。正如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认为:“惊恐忧思,痰乃生焉”,赵献可在《医贯》中也认为“七情内伤,郁而生痰”,文中之“痰”均可理解为上述所指的病理产物。

    饮食劳逸

    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恣食生冷,或暴饮暴食,均可阻遏阳气,使中州失运,水湿内生,聚而生痰,久蕴生瘀,布散内外经络,伤及肌腠,损于脏腑而发病。《临证指南医案》中记:“夫痰乃饮食所化,……有因多食甘腻腥茶酒而生者。”明确指出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则易化生痰湿,变生他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二者为生命之根本。
, 百拇医药
    劳累过度,伤及脾肾,脾伤则不能运化水谷,以资化源,气血不足,痰瘀内生;肾伤则藏精不足,正如《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所述:“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叠生”。过逸则气血流动缓慢,肌肉筋骨活动不利,脏腑功能减弱,久则气血不足,肌腠空虚,或外邪侵袭,或内生痰浊,成痹成痿。《素问·宣明五气篇》明确指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言简意赅,道出原委。

    五脏虚损

    五脏虚损以肺、脾、肾气虚为主,尤其是肾之阳气不足,五脏皆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外邪乘虚外袭,凝聚肤腠,痰毒阻滞络脉,气血痹着,皮肤变硬;或肾阳不足,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司,而致“湿凝为痰”,痰郁生毒,邪毒阻于络脉,皮肤筋脉硬化;病久则真阳亏耗,痰瘀邪毒内凝,气血不运,使皮肤顽硬延及全身。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载:“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说:“痰之源,出于肾,故劳损之人,肾中火衰,不能收摄,邪水、冷痰上泛。”陈世铎《石室秘录》中云:“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肾水泛上为痰者,常由禀赋不足,或年高肾亏,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以致肾阳虚弱,不能蒸腾气化水液,肾气虚弱,开阖失司,气化不利,则水液泛为痰。”痰瘀邪毒阻闭经络,深入骨髓,而致根深难以祛除,如晚期所见到的关节肿胀、畸形。
, 百拇医药
    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如肺失清肃,治节无权,津液不能输布,内聚而成痰,痰留络脉。亦可随脾肾阳虚而“水泛为痰”,“上渍于肺”。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脾为湿土之脏,“脾气散精”,职司运化水湿。脾土薄弱,清者难以上升,浊者难以下降,留于中焦,停滞膈间,内积为饮,凝聚成痰。朱丹溪说:“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于之有日也,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张景岳分析水谷成痰的原因:“果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充,则水谷随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所以大多医家认为“脾为生痰之源”。

    肝主疏泄的功能有保持全身气机畅通的作用,津液是靠气的推动而运行全身的。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津液停聚而成痰饮。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说:“惊恐忧思,痰乃生焉”。

    心主血脉,心气一旦虚弱,无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水湿痰浊亦随之留着内聚。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讲道:“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由此可见,五脏虚损,皆可生痰,如张景岳说:“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痰伏于络,行于经,郁久生毒,阻于经络,导致皮肤筋脉以及内脏的硬化。
, http://www.100md.com
    其他

    1.中毒:此毒包括传染性强的疫疠之气、工业污染物和食物中的毒素等。吴有性的《温疫论》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所谓“异气”、“疠气”,又称“杂气”,均属于疫毒的范畴,流行性传染病均属于此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造成了大气污染;各种食物的添加剂,化肥、农药的使用,均可造成慢性中毒。这些有毒物质经口鼻或皮毛而入,窜走经络,使气血失和,营卫失调,损害肌腠、脏腑而发病。

    2.蚊虫叮咬:人体暴露于外,蚊虫叮咬后不仅肌肤经络受损,而且其释放的毒素随血液流经全身,蓄积日久,热毒内蕴,痹阻经络而发病。

    3.外伤:由于暴力的打击、扭挫、切割、穿刺等,使形体遭受外来损伤。如果是开放性的损伤,创口处脉络断裂,气血不能循常道而行,痰湿瘀血凝于局部脉络;若为闭合性创伤,无论伤筋折骨,局部脉络必有损伤,离经之血瘀积伤处,气机不利,津液流行受阻。《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说:“忽然闪挫,气必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血瘀亦可致痰,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血积即久,亦能化为痰水”。痰伏于受损络脉,郁久生毒而发病。
, 百拇医药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87%的患者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均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等一派阳虚之象,所以阳气亏虚为本虚;因为阳气亏虚,内因、外因又可导致气血、津液“化失其正”,终致痰、湿、热、瘀等邪阻于脉络,使邪毒阻络为标实。由此我们提出温阳益气治其本,通络排邪治其标。又经临床反复验证,还选用了具有软坚散结、祛痰通络的虫类药物,如白花蛇、蜈蚣等具有小毒的药物,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这说明了硬皮病的发生,邪的性质虽然不同,但造成发病的因素是同一的,这种因素就是毒。毒从邪中来,即邪生毒,所以还要以毒攻毒治其病。

    总之,硬皮病应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发病机制阳气亏虚为本虚,邪毒阻络为标实。本虚标实,互为因果。阳气不足,易感邪毒,邪毒久留不去,又可耗伤正气,在临床上往往虚实并现。临床尚要精心辨别本虚为主,还是邪实为重,紧紧抓住阳气亏虚为本,邪毒阻络为标这个纲要,治疗时就能执简驭繁。, 百拇医药(河北以岭医院 张庆昌)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结缔组织病 > 硬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