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1154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6日 中微元素医学网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最早始于《内经》。《素问》有“痹论”专篇,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征候分类及演变等均做了系统的论述。就其病因来看,《素问痹论》首次提出了风寒湿邪为痹病病原因子的观点。该章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寒湿之气也。”《痹论》还认为痹的产生与饮食,生活环境有关。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该篇对其征候进行了分类:“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依四时中邪又分;“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痹。”对其演变和预后也做了论述:“五脏皆有合,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肝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形成五脏痹,其临床表现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喘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懈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对病位浅深及其预后作了如下的判断:“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连皮肤间者易已。”
, 百拇医药
    以上论述是对临床经验作出的精辟总结,足以说明当时对痹证已有相当高的认识水平。

    麻木做为临床一个症状,随着痹病发生而出现,如《灵柩寿夭刚柔篇》曰:“寒痹之为病,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了太阳风湿病的辨证论治。其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甘草附子汤主之。”又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仲景又另立“历节病”,对其辨证论治“诸肢节疼痛,身体诳赢,脚肿如脱……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又提出于阴阳气血不足之血痹,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通阳行着之病。张仲景创制的几首方药,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有效方剂,若寒湿痹着于腰部,则出现肾着之病。张仲景提出肾着病的表现和治疗应为:“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身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值得提出的是,继《内经》之后,《中藏经》在外感痹症中提出了暑邪致痹的理论。如《中藏经五痹》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并对痹证做了最准确的判断:“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之为也。人脏腑则病浅易治,人脏则病深难治。”
, 百拇医药
    隋代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把痹病分为风湿痹、风不仁、风痹、风冷等,并做了形象的描绘,如《风湿痹候》云:“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者也。”

    唐宋医家遵巢氏之说,把“痹”和“历节”皆纳入“风”病门论述,孙思邈指出痹病晚期可出现骨关节变形。《千金方卷八诸风》云:“夫历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此外,《外台秘要卷十三要》在痹症、历节病外,又另立白虎历节,“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骨,痛如虎之啃,故名白虎。”《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收集了大批古代验方,除内服药外,并有针灸,酒药、膏摩等治疗方法,从而大大丰富了治疗措施,宋代许多著作如《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在风寒湿痹之外,又另立热痹一门,其治法本着《千金方》有所扩充,一般用生地、犀角、石膏、麦冬、大黄类甘草,此时期在治痹药物上,宋人多善用虫类药物以手制经络内的风痰死血。
, http://www.100md.com
    金元时代的医家,遵《内经》多称为痹病,而废“历节病”,“白虎病”之名。朱丹溪则弃“痹”、“历节”、“白虎”之名而另立“痛风”病名。如《丹溪心法痛风》曰:“痛风者,四肢关节百节走痛,方书谓曰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如《丹溪心法痛风》曰:“痛风者,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所以旷日持年而不愈者。”认为麻木是诸痹的共同症状,:“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以风寒湿三气合而成之。”

    明清时代,随着医学的不断镶嵌发展,诸易家有鉴别病名越来越纷繁,故多主张统一痹证、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的病名。如孙一奎《医旨绪余卷一》对东垣、丹溪舍痹证而言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因名述实,为害已久。”张路玉,《张氏医通》说:“痛风一怔,本相同。皆与体痛……寒而身痛,痛处寒冷,或如湿状,甘草附子汤,兼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补中益气汤加羌防……湿热相搏,肩背沉重,疼痛上热……遍身上下沉着疼痛,当归拈痛汤……”明确提出了肩痛,背痛属于痹证,并介绍了具体的治疗方剂。
, 百拇医药
    此期医家对痹之属热,属寒者,颇多发挥。《医门法律,中风门》曰:“凡治痹证,不明其理,以风门诸通受湿浸着者,医之罪也。然已入四物,四君子等药之肉,非专发明也。”如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曰:“热痹之证,肌肤热极,唇口干燥,筋骨痛不可按,体上如鼠走状,”此《内经》所云阳气多,阴气少,阳独盛,故为热痹之也。此外,王清任《医林改错》还提出痹为瘀血致病说。书中的身痛逐瘐芳等汤等方,在治痹方可备用一格,唐容川《血征论》、张锡纯《衷中参西录》等对痹病多阐述。在对风寒湿痹的认识上,明清医家有特色。如痹以散凤为主,佐以祛寒理湿,治风光治血,血行风自灭,补血之剂;痛痹散寒为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逸天士倡“久病入路”之学说,对久痹不愈者,提倡用活血化菸及虫类药物,有通络之功效。 以《医宗金趼》的作者吴谦为代表的医家主张用虚实归纳诸痹:“痹虚者,气血虚之热诸痹也。”吴鞠通所谓“大抵不外寒而两端,虚实异治”而已,皆极明晰。

    综上所述,祖国医家文献中有关痹证病因病机的论述相当久远和丰富。《素问痹论》首先提出纲要,历代医家从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病因病机学说,现结合现代中医的临床实践,对痹病的病因病机概括如下:
, 百拇医药
    (一)病因

    所谓病因,一是指外来的致病因素,二是指在外邪作用下发病的原因,外来致病因素有风、寒、湿、热之邪。《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起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湿邪派生条件系痹病的症状特点,清代医家在《金匮翼热痹》中说:“热痹者,痹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之,热为寒邪,气不得通,久则寒亦化热,则闷也。”明确指出了热邪为热痹的病因,发病的条件是正气内虚,复感外邪,正如《济生方》所说:“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二)病理

    1、风寒湿痹: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痹病。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气所闭,产生痛、酸、麻木的征候”,称为“痹病”。《杂病源流犀浊,诸痹源流》说:“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痹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除,故久为痹。”《景岳全书》谓:“盖痹者,闭也。血气为邪不得通行而痛也。”《河间六书诸痹》所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上下左右常流……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湿地水气,多汗而濡者。”
, 百拇医药
    (1)、风痹:因卫阳素虚,肌表不固,汗出当风,风邪乘虚而入。如《诸病源候论,四肢痛无常处候》曰:“风邪随气而行,气虚之时,邪气则胜,与正气交相争机,病随虚而正,故无常处也。”因睡卧当风,气血不通而致。《金匮要略血痹虚痨病脉症并治》指出:“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疲劳汗出,卧不能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风胜者行数变,故风邪致痹,疼痛常游走不出,罹及多个关节。《圣计总录诸痹门》曰:“风为阳气,善行数变,故风气则为行痹。”《医宗必读》曰:“筋痹,即风痹也,游走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故称走注。”

    (2)、寒痹:多因冬季严寒,或气温骤降,人体防寒保暖不够,常易感寒邪。此外,淋与涉水,或汗出当风,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温煦作用,则见局部发凉,或恶寒肢冷,遇寒则疼痛加重,得温则减,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机智,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与脉中则在皮毛,……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

, 百拇医药     (3)湿痹:多因久居潮阴寒之地,或大汗之后浸渍冷水,或冒雨涉水,水中作业等,湿邪侵袭腰、肩、四肢、关节、肌肉,实行重着,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法受阻,故疼痛重着不移,或肌肤麻木,酸楚。《圣济总录诸痹门》曰:“地之湿气则感害人皮肉筋脉,盖湿地,土性缓,荣卫之气,与湿俱留,所以湿盛则着而不移也。其证多汗而濡者,以阴气盛也。”

    必须指出,上述风、寒、湿三痹,虽各具风邪、寒邪、湿邪致痹的特点,常兼容二邪为患。例如,风痹游走不定为特点,往往伴有寒邪所致的冷痛和湿邪所致的重着,此时辨证虽属风痹,治疗必须祛风为主,佐以散寒除湿,寒痹,也可类推,正由于此《素问痹论》才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论述之后,紧接着阐述了“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的病理特点。

    2、风湿热痹:多因素体肥胖湿盛,复感风热 之邪,导致外来的风热之邪与内湿相合,阻痹经络,气血失畅,导致痹痛或平素体阳偏盛,复感风寒湿邪,或过食肥甘,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日久化热,湿热留恋于肢体、经络、关节,湿热蕴藉比闭阻而成熟痹。其证多见四肢关节新热疼痛。
, 百拇医药
    3、血瘀痰阻痹:痹证中出现的肢体关节疼痛大多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则气血凝滞的病理变化日益增剧,形成血痰浊阻滞经络,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

    4、虚痹:多因风寒湿热痹病日久大愈,耗气伤精,精气不足,肝肾亏损,或情志不遂,忧思太过,损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复感外邪,正虚邪痹所致。总之,虚痹的成因有二:一是久病痹症损伤气血,因病致虚;二是先有气血不足或亏耗,复感于邪,因虚致痹。

    5、脏腑痹: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此即《素问痹论》所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其中以心痹为最常见。这是因为,痹之为病,必害气血,气血营卫,血行脉中,心为血脉之内合,故痹病日久,虽病邪可内舍于五脏而形成五脏痹,但终以心痹为最常见,其症如《素问痹论》所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