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6339
河南禹州农民人均纯收入靠什么突破3000元大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张华君 来源:《河南日报》2004-04-20消息

    河南省禹州市是一个县级农业大市,全市117万人口中80%以上生活在农村。该市引入工业化理念,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农业增加值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3000元大关,增幅达5%。

    “特色园区”扮靓小康路

    孙石头是张得乡一位农民,2003年春上他种了5亩牛蒡子,秋天销售后净收入达14750元。孙石头乐呵呵地说:“真想不到啊,五亩地能种出一万多块钱。如果不是园区教我调整种植结构,我这5亩地是收不了这么多的。”

    孙老汉说的 “园区”是指张得乡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靠着它,孙石头去年盖了房子,娶了儿媳妇。靠着它,去年一年拉动张得乡种植中药材1500亩,为农民增收350万元。
, 百拇医药
    “十五”规划之后,该市立足各乡镇主导农产品的优势,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建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区域生产格局。

    “百万畜禽”夯实小康路

    “畜禽养殖是确保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的有力保障。”禹州市畜牧局局长赵鸿钧深有感触地说。该市在科技含量和规模化上下工夫,相继引资建起了磨街乡养牛,花石乡养鸭,张得乡养羊,梁北乡、顺店镇养猪,朱阁乡养鸡等10余个养殖基地和378个规模养殖厂(户),带动农户7.5万户,存栏各类畜禽40万头(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磨街乡依托山区牧草肥美的优势,发扬农户养牛的传统,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交易市场,推广养殖新技术,发放小额贷款,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唱活了“牛”经济。目前,全乡2000多户养牛户,每年每户增收2500多元,带动了周边地区更多的养牛户发展养牛业。
, 百拇医药
    “龙头企业”领航小康路

    特色园区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动了“农”字号企业的发展步伐。

    巨丰蔬菜公司是禹州市从日本“牵”来的龙头。该公司集生物技术育种、采后保鲜、加工、销售于一体,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采用了先进的保鲜及加工技术,形成了年加工55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成为禹州市5万亩外向型蔬菜的最大买家,其产品“日本理想大根”已占日本市场的七分之一。

    农副产品先进车间,再进市场,从而实现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供需的有机对接。目前,全市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260家, 出现了本草科技公司、巨丰食品公司、鸿发种养公司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创出了“满山红”牌、“古城”牌等“三粉”品牌产品,“巨丰”牌外向型蔬菜产品、“田园” 牌肉类加工品等有市场竞争力的加工产品,使禹州市150万亩农产品基地生产的七成以上农副产品均通过本地“龙头”企业实现了由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 http://www.100md.com
    “市场对接”阔步小康路

    农副产品进了车间,农户与龙头加工企业自然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然而,要真正让农民增收,光有这样的产业链不足以抵御市场风险,还必须要有一条较牢固的市场链。本着“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订单式农业、二次返利模式在禹州趋于完善。去年全市260户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1 亿元,带动基地农户户均增收2230元。

    在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的过程中,一大批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营销大户在禹州蓬勃发展。

    重视产地市场建设,成为禹州构筑“市场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以中药材、蔬菜、干杂果、畜禽等为主建成了一大批交易市场和专业市场,为客商与农户搭建了一个 “现买现卖” 的平台。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17家专业市场之一,在其带动下,新发展中药商行300余家,中药材年销售量达10万吨,年交易额突破6亿元,农民年均增收7000万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