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2414
中医各科要义概说----针灸科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无论是以刃具式的砭石切割痈肿排脓,还是用尖锐的砭石放血,都是为了去除身体上的病邪考固然。只不过从后世发展的结果观之,前者被看成是手术刀的滥觞,应归入外科治疗法;而后者则成为金属针具的前身,被视为针刺疗法的起源。见于今本《黄帝内经》的金属针具——九针,不仅包含有与砭石相当的切割、放血之具,而且还有顶部圆钝的按摩器“圆针”——“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和“鍉针”——“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灵枢·九针论》说:“鍉针,主按脉取气”;“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说明古代“针”、“刺”的概念与方法,与后世均有不同之处。其中包含有虽名之曰“针”、称之为“刺”,但实际上所用并非锐利之器、亦不穿透肌肤的治疗器具与方法。因此大致可以说徒手操作属于“按摩”与“导引”的范围,而利用器具施加按压的治疗则归之于“刺”,而且还包括手术刀在内。这基本上才是古人头脑中对“针”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在“九针”中虽然已出现了锋如蚊虻喙的毫针,能够较深地刺入肌肤,但由于当时并没有严格地将“经脉”从人体可见组织中区别出来,十种是被视为人体组织结构的一部分,所以“经脉之病”亦只是隶属于从体表向内脏逐渐深入的一个层次,“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11] 的治疗方法,仍含有极强的外治法色彩。
, http://www.100md.com
    同样,如果简单地从热能的物理作用去解释灸法的产生与机理,亦未免太现代化。范行准氏指出:“火是鬼神所畏,用火灸焫含有驱逐鬼神之意” [12] 。此外还应注意到,这一治疗行为的主角,也许既不是“火”也不是“热”,而是“烟”。因为在古人的头脑中,对烟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思考:灵魂、鬼物等不可见之“物” 运动的通路。这也就是说,以火接近人体或某一患处进行治疗,含有令致病之“物”循人为制造的通路——烟,离去的意思。《周礼》中掌祭祀之职的春官大宗伯行“禋祀”时,均要积柴薪,点燃后将奉献给神的东西置于其上。郑玄注云:“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载于烟上之物虽因事不同而有别,但假烟上升以成祀的方式却是一样的。另外,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治疗“婴儿瘛”的巫术方法中亦有“取屋荣蔡(即屋顶之草),薪燔之”的行为,山田庆儿释其目的为“使被疫鬼夺去的小儿之魂,知道返回之通路的所在” [13] ,是极有见地的。这些均有助于思考早期灸法产生时的思想基础。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针、灸两法逐渐较多地符合于今人所下之定义,例如在今本《黄帝内经》中,针灸之法已分别出现了补泻的操作方法等等。但诸如“风寒客于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14] 这种说明针灸属治外、能直接驱除病邪的记述绝不鲜见。灸法还被用于烧灼体表的赘生物“疣”和痈疽;刺法更是广泛地用用于处理痈疽、疮疡、腹部脓肿、淋巴结核造成的瘘管,放出腹水、阴囊积液、关节腔积液,和直接刺杀肠道蛔虫等;但也规定了腹腔内的某些疾患“不可动之”,所以“不可灸刺”,否则必然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真正符合现代针灸学定义的针灸治疗学体系,是在东汉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西晋皇甫谧摘选今本《黄帝内经》中的有关理论和《明堂经》的腧穴学内容,编成《针灸甲乙经》,始将“依据经脉的”和“基于腧穴的”两种针灸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针灸专门的经典之作,其中已经没有那些应该属于“外科”范畴的内容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