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2255
脏腑之间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学习指导】

    1.重点掌握脏与脏的关系。

    2.熟悉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

    【重点内容】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1)生理:脉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肺司呼吸,主宣降,调节气机,治理和调节血液的正常运行。而心主行血,运载肺气(宗气,清气)又是肺主呼吸宣降的重要保证。

    联结心、肺之间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宗气,宗气贯心脉而司呼吸,从而强化了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 百拇医药     2)病理:肺气虚弱或肺失宣降,均可影响心血的运行,而导致心血瘀阻,可见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而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和呼吸功能,出现咳嗽、气促等病理现象。

    2.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生理: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脾气充沛,统血正常则血运脉中,心有所主。

    2)病理: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出血过多,可导致心血不足;思虑过度,暗耗心血,损伤脾气,最终形成“心脾两虚”的病理变化,而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症。

    3.心与肝:心与肝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神志两个方面。

    1)血液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肝藏血,贮藏和调节血量,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运行。
, 百拇医药
    生理:肝血充足,则心有所主;心血充盈,则肝有所藏。

    病理:心肝阴血不足,往往互相影响,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同时出现。

    2)神志方面:心主血而藏神,主宰精神活动,肝藏血而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两脏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精神情志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理:心血充足,则肝有所藏,疏泄正常,情志达畅;而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使气血平和,则心神安定不乱,只有心肝两脏阴血充足,功能协调,才能精神饱满,情志舒畅。

    病理:心血不足,则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而情志郁结;肝失疏泄,气血不和,则心神不得安藏。

    4.心与肾: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心与肾是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
, 百拇医药
    1)生理: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亦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此谓之“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2)病理:不论心或肾任何一脏本身的阴阳失调,均可导致心肾间的这种关系的破坏,从而出现相应的病证。

    (1)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阳,以致水寒不化,上凌于心,就会见到心悸、心慌、水肿等“水气凌心”的证候;

    (2)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则心阳独亢而见心悸、怔忡、心烦、失眠等“心肾不交”的证候;

    (3)阴虚不能制阳,肾水亏于下,心火炎于上,还可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少津、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的病证。

    5.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1)气的生成方面:

    (1)生理:①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

    ②宗气的生成靠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

    ③脾所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亦必赖肺气的宣降,才能敷布全身。

    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2)病理:①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可导致肺气不足而见体倦乏力,少气赖言等症;

    ②而肺病日久,宣降敷布失职,亦可导致脾失健运或脾气虚弱,;临床可见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等症。

    2)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①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防止内湿的产生;
, 百拇医药
    ②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又是肺主通调水道的前提。

    二者在津液的输布代谢中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2)病理:①脾失健运,水湿停留,生痰成饮,上犯于肺,则出现咳喘痰多等临床表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②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道不通,使水湿内停,困遏脾阳,便可出现纳少腹胀、便溏、水肿等症状。

    6.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1)生理: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是全身气机调畅的一个重要环节。

    2)病理: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以致升发太过,气火上逆,使肺失清肃,则咳逆上气,甚至咯血等,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肃降,也可引起肝的升发太过,在咳嗽的同时,见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 百拇医药
    7.肺与肾:主要表现在水液和呼吸以及阴液三个方面。

    1)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2)病理:肺失宣降,通调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致尿少,水肿;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水湿停聚,溢于肌肤则为水肿,上迫肺脏则咳嗽气逆,喘息不能平卧。

    2)呼吸运动方面:

    (1)生理: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调,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病理: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或肺气久虚,日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而出现动则气喘等症状表现。
, 百拇医药
    3)阴液方面:

    (1)生理:肺与肾之间的阴液相互滋生。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盛,保证肾的功能旺盛。水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肾阴充足,循经上润于肺,保证肺气清宁,宣降正常。

    (2)病理: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主要表现在消化和血液两个方面。

    1)消化方面:

    (1)生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运化、升清。脾的运化升清有赖于肝的疏泄,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脾气得升,运化健旺;反之,脾胃的升降运化又有助于肝的疏泄,脾胃运化正常,升降适宜,则肝气条达和畅。
, 百拇医药
    (2)病理:肝失疏泄,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可见腹痛腹泻,称之“肝脾不调”、“肝木乘土”;而脾失健运,湿蕴化热,熏蒸肝胆,使疏泄不利,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为之“土壅侮木”。

    2)血液方面

    (1)生理:肝藏血,脾生血而统血。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则肝有所藏。

    (2)病理;脾气虚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亏虚;脾不统血,肝不藏血,则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称“藏统失司”。

    9.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血互生、阴液相通、疏泄与封藏三个方面。

    1)精血互生:

    (1)生理: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相互滋生转化,称之为“精血同源”。

    (2)病理: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2)阴液相通:

    (1)生理:肾阴能涵养肝阴,使肝阳不致上亢;肝阴又可资助肾阴,肝肾之阴,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

    (2)病理: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的亏虚,而致相火上亢。而肝火太盛,亦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

    3)疏泄与封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