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学2
编号:10412288
心悸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学2》
     一、概述

    1.定义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仲,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2.历史沿革

    追溯《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仲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的“心帽演大动”和《灵枢·本神》篇讲的“心休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内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仲的病名,“夫怔仲者此心血不足也”。《济生方·怔仲论治》指出,怔仲发病的原因,在于“真血虚耗,心神失养,渐成怔仲”;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涅塞中腕”,亦能令人怔仲。其后《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仲致病的根本原因。如《惊悸怔仲门》指出:“怔仲者血虚,怔仲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医林改错·心慌》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仲。
, 百拇医药
    3.范围

    现代医学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被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病源流犀烛·怔仲源流》说:“怔仲,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快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仲;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仲所致之由也。”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

    (1)心虚胆怯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由于突然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慌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悸不已,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矣。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巨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扰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此外,如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如痰热内蕴,复加郁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亦可导致心悸的发生,此即《丹溪心法·惊悸怔仲》篇所说的“痰因火动”之说。
, 百拇医药
    (2)心血不足 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导致心悸、怔仲。《丹溪心法·惊悸怔仲》篇指出:“怔仲者血虚,怔仲无时,血少者多。”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宁,发为本证。所以久病体虚,失血过多容易导致心悸。如果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但耗伤心血,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不能上奉于心者,亦能发生心悸。

    (3)阴虚火旺 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指出的“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放心胸躁动,谓之怔仲”。

    (4)心阳不振 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此即《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5)水饮凌心 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悸。这就是《伤寒明理论 ·悸》篇说:“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
, http://www.100md.com
    (6)瘀血阻络 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由于痹证发展而来。如《素问·痹论篇》指出:“胸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必读·悸》解释说:“鼓者,跳动如击鼓也。”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悸怔仲。

    三、诊断

    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四、鉴别诊断

    惊悸与怔仲的异同:

    惊悸与怔仲的病因不同,病情程度上又有轻重之别。所以《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仲》篇指出:“怔仲……与惊悸若相类而实不同。”怔仲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惊悸则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故《红炉点雪·惊悸怔仲健忘》篇指出:“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中跳动而怕惊也;怔仲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足见惊悸与怔仲在病因、病情程度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但是二者亦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仲,正如《医学入门·惊悸怔仲健忘》篇说:“怔仲因惊悸久而成。”另一方面,怔仲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重,《石室秘录·内伤门“征仲” 》篇说:“怔仲之证,扰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
, 百拇医药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临床辨证首先掌握的要点:一是要看病人是否有“心跳”、“心慌”而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其次要根据症情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心阳虚还是心阴虚,是挟痰还是挟瘀;第三要掌握惊悸与怔仲的区别。惊悸之证,临床常因惊而悸,初起虽由外因而成,以实证为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怔仲之证,则与一般惊悸不同,以虚证为多,并无外因,经常心悸,胸闷不舒,发则悸跃不能自控,甚则心痛阵发。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为怔仲。此外,亦有虚中夹实的。临证时应予详细辨别。虚证当以养血安神为主,如心阳不足或阳虚饮逆,当补养心气,温通心阳为治。实证如因瘀血所致,当以活血化瘀为法,如果病由痰热引发,治疗又当从清热化痰着手为妥。若是久病;虚中有实,病情较为复杂者,则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二)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原则应分虚实。虚证,宜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虚实夹杂者,根据虚实的主次、缓急的不同,治当相应兼顾。本病酌情配合安神、镇心之法。
, 百拇医药
    (三)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

    [症状] 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证候分析]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

    恐, 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脉象动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本型病情较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仲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 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治之。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茯神、菖蒲、远志以安神定志,人参补益心气。

    若惊悸心胆虚怯可加炙甘草以补益心气,心阴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安神收敛心气。
, http://www.100md.com
    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之故,可用黄连温胆汤治以清痰热,痰热清则心自安宁。方中亦可加入枣仁、远志等以安神养心。

    (2)心血不足

    [症状]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故倦怠无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以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 百拇医药
    如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人参、大枣补气益胃;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地黄、阿胶、麦冬、麻仁为伍,滋阴补血,以养心阴,诸药配合,能使气血充盈,则心动悸而脉结代之症可解。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则用生脉散以益气养阴。本方人参补益元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气,三药合用,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

    [症状]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证候分析]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而烦,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 百拇医药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 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九为治。

    若阴虚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人参补益心气;朱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五味子收敛心气之耗散;桔梗引药上行,以通心气。

    若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热象较著者,可用朱砂安神九主之。方中朱砂重镇安神;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黄连清热泻火;诸药为伍,有泻心火,养心阴,补心血,宁心神四种功效,为治疗心神不安,烦躁心悸的常用方药。 ”

    如阴虚火旺而兼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乃阴虚相火妄动之故。可用知拍地黄丸以滋阴降火。

    (4)心阳不振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而数。
, http://www.100md.com
    [证候分析] 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3 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方中桂枝、甘草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悸。可加人参、附子以温阳益气。

    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者,上方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3g]以回阳救逆。

    (5)水饮凌心

    [症状]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胶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证候分析] 水为阴邪,赖阳气化之,今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形寒肢冷。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气机不利,故胸脘痞满。如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饮邪上逆,则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亦为水饮内停之象。
, 百拇医药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去湿。如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之品以和胃降逆。

    如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浮肿较甚者,宜用真武汤加减,以温阳行水。正如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

    (6)心血瘀阻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癌斑,脉涩或结代。

    [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心脉寂阻,心失所养,放心悸不安。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脉络痹阻,故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均为被血蓄积,心阳阻遏之征。
, http://www.100md.com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 桃仁红花煎加减,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生地、当归养血和血。可加入桂枝、甘草以通阳气;龙骨、牡蛎以镇心神,诸药合用,使心络通畅,则悸痛自止。

    结语

    综上所述,心悸在临床上大致分为以上六种类型,这六种不同性质的心悸,各有特点,凡心虚胆怯所致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故常有善惊易恐,少寐多梦等症,治以镇惊安神为主,稍佐补益之品。凡心血不足而成者,多有面色少华,倦怠舌淡等心血亏虚之象,治宜益气养血为主。亦可略佐安神定志之品。凡阴虚火旺而致心悸者,则必有心烦舌燥、舌红无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热盛之象,治应滋阴养心为主。凡由心阳不足所致者,则病情较重,常见面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