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医案研究
编号:10412449
小儿肺炎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小 儿 肺 炎

    例一 陈××,男,7岁。病历号:16425

    七日来高烧不退,咳嗽胸疼,头痛不令,腹部不适。一日来恶寒高烧,日哺尤甚,口干思饮,大便干,小溲赤。来院时体温39.6℃,重病容。右肺中部有实变征及啰音,心腹正常,胸透为大叶肺炎。白细胞10,200/立方毫米。舌质赤,苔薄黄,脉洪数。

    辨证:表邪入里,热灼太阴。

    治法: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桑叶6克 菊花6克 炒杏仁5克 薄荷2.4克 生石膏24克 桔梗6克 黄芩6克 浙贝6克 鲜生地12克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取三次。
, 百拇医药
    服药1剂,体温下降,两剂后体温正常,两颧尚赤,咳嗽痰浊,粘稠难出,精神食欲均好,舌苔黄厚,脉数有力。表证已罢,里热未清,继予原方加减: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菊花6克 炒杏仁5克 生石膏24克 桔梗5克 鲜生地12克 山栀衣5克 大麦冬10

    克 浙贝10克 焦军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三次。

    又取两剂,热净身凉,午后咳嗽尚重,余症悉无。舌根尚有厚苔,脉缓,肺热未净,继予清热肃肺之剂。又三日后,肺内炎症大部吸收,仅轻咳有痰,乃出院疗养。

    附方:甲壬金散:

    天竺黄10克 广橘红10克 银花10克 麻黄、桃仁各6克 杏仁、栀子、川连各10克 浙贝15克 全蝎10克

    羌独活各6克 锦纹30克 赭石10克 朱砂30克。
, http://www.100md.com
    上药共研极细末,每30克加羚羊角 2.4克,犀角面 1.5克,牛黄5克,麝香2.4克,珍珠1.8克,琥珀5克,冰片1克。共研匀备用。

    (《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例二 冯××,女,6岁,1961年3月14日会诊。

    腺病毒肺炎住院三周,发热,咳嗽气喘,发憋,面青白,下利,肺部啰音较多。舌淡苔灰黑,脉滑数。属内饮兼感,治宜宣肺。处方:

    麻黄1.5克 干姜0.9克 细辛0.9克 五味子(打) 10枚 法半夏3克 桂技1.5克 生石膏6克 炙草 1.5克

    杏仁10枚 白芍1.5克 大枣2枚。以水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3月16日复诊:身微热,面红润,咽间有痰,食纳稍增,大便次数已减少。舌淡、苔灰黑已减,脉滑微数。治宜调和脾胃,理肺化痰。处方:
, http://www.100md.com
    法半夏3克 橘红2.4克 炙甘草1.5克 紫菀2.4克 五味子(打)10枚 细辛0.9克 苏子(炒)3克 前胡1.5克 生姜2片 大枣2枚。

    3月17日三诊:热退,喘憋减,精神转佳,食纳好。脉缓,舌淡苔减,继眼前方而愈。

    (《蒲辅周医疗经验》)

    例三 李××,男,5个月,因发热咳喘已十一天转入某医院。住院检查;体重6.3公斤,缺氧1度,肺部扣诊浊音,听诊有水泡音,X线发现有大片实化。血化验:白细胞总数:24,2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32%。咽培养有大肠杆菌,咽拭子分离为Ⅲ型腺病毒。诊断:腺病毒肺炎并发心力衰竭。

    病程与治疗:持续高热无汗,四肢不温,咳嗽喘促,音哑,痰阻不利,面青,口周微发绀,呼吸不匀,舌红无苔,脉滑微数。此证虽见舌红脉数,肺阴受伤之候,而高热无汗,面青唇绀,喘咳痰滞。仍属风痰阻塞,肺气郁痹,急宜疏风开肺宣痹。方药:
, 百拇医药
    僵蚕3克 前胡2.4克 牛蒡子3克 桔梗2.4克 杏仁3克 射干2.4克 甘草1.5克 竹叶3克 苇根9克

    葱白2寸。

    复诊(4月12日):连服二剂,未获汗,惟四肢转温,表气仍闭,余证不减。遂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开肺宣痹,和胃涤痰。处方:

    射干1.5克 麻黄0.9克 细辛1.5克 紫菀2.4克 五味子10粒 半夏3克 茯苓3克 化橘红3克 甘草1.5

    克(炙) 苏子2.1克(炒) 生姜2片 大枣2枚(劈)再服2剂后,乃获全身 汗出,肺胃和调,诸证渐除,病遂告愈。

    (《蒲辅周医案》)

    例四 李××,1岁半。

, 百拇医药     患儿咳嗽,痰盛,发烧一周,因气喘鼻煽一天入院。体温39℃呼吸60次/分,精神差,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西医诊断:肺炎。X线胸透:右肺下野炎变。

    辨证:风温犯肺。

    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方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3克 杏仁9克 甘草6克 生石膏12克 银花6克 连翘9克 桔梗6克 芥穗12克 鲜芦根30克。

    治疗经过;入院第二天,身热退( 36.7℃),精神好转,咳喘减轻,痰减少,食欲不振,舌苔黄白垢腻。表邪已解,余热未尽。前方去芥穗,加枳壳12克。第3~4天体温正常,咳喘继减,食欲渐增。舌净,脉缓。宜辛凉轻剂以奠其后,用桑菊饮加减,第三天痊愈出院。

    (《赵锡武医疗经验》)
, http://www.100md.com
    例五 何××,男孩,九个半月。病历号;68068。1962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因咳嗽月余,日渐加重,且发热作喘,经×院诊为支气管肺炎(极重型)。

    体温39.8℃,精神不佳,时时烦扰昏睡,呼吸促迫,鼻扇肋动,喘憋(给氧气吸入),面赤唇红,大便每日8~9次,有奶瓣,粘而色黄,小便黄少,脉浮数有力。

    辨证:肺内蕴热,感受温邪,邪热充斥内外,灼伤津液。治法:清热解毒,宣肺疏解,少佐益阳。

    方药:

    芥穗3.6克 板蓝4.5克 薄荷1.5克 花粉6克 炒栀3克 元参6克 射干1.8克 麻黄0.9克 杏仁3克

    安宫牛黄散0.9克(分三次服)
, 百拇医药
    服药三剂病情好转,体温渐降至正常.喘平,咳嗽有痰,大便正常,眠食均佳,上方去牛黄散加减,再予数剂告愈。

    (祁振华治验,邵慧中整理:小儿肺炎辨证用药的经验介绍,《中医杂志》10:8,1964)

    例六 曹××,女孩,9个月,病历号: 68264。

    患儿因咳五夭,身热二夭,喘憋半天,经×院急诊(因高烧取退热药后,体温突降),诊为重型小叶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

    来诊时体温36℃,精神萎靡,喘憋鼻扇(给氧气吸入),胸部膨隆,喘气抬肩,气道痰鸣,大便日一次正常,小便略少,面色灰白,暗而不泽,口鼻周围青紫,舌苔薄白,舌质红,口内干而少津,脉数疾。听诊两肺密集细小水泡音,心率174次/分。

    辨证:温邪入肺,表邪不尽,正气已虚。
, 百拇医药
    治法;清热解毒,益阴宣肺解肌,方药:

    青蒿6克 葛根3克 麻黄0.3克 元参4.5克 牛黄散0.3克(分三次服)。

    服药当天夜间,体温回升至39℃,不久即自然下降。次日体温正常,精神好转,喘减微咳,撤氧气吸入,上方去牛黄散、青蒿、葛根,加麦冬、花粉各4.5克,射干2.4克。服六剂后肺啰音消失,痊愈停药,经追访未复发。

    (祁振华治验,邵慧中整理:小儿肺炎辨证用药的经验介绍,《中医杂志》 10: 8,1964)

    【评按】 小儿肺炎多属祖国医学温热病范畴,既是常见多发病,又是对小儿健康生命具有较大威胁性的病证。临床以身热、咳喘、胸痛、鼻煽为主症。中医认为以外感风寒、风热,肺气央宣,内蕴痰热,邪闭肺络为其主要病因、病理。治疗以宣肺定喘、清化痰热为大法。

, 百拇医药     例一为大叶性肺炎,中医辨证属风寒束表而肺热炽盛,表里俱热,邪热闭肺。由于邪在肺经气分,日哺热甚,热灼肺络,教于辛凉解表、清肺化痰的同时,加用羚羊、甲壬金散,(赵氏经验方)等,直折内外之热,使病速愈。例二、例三为腺病毒肺炎,例二中医辨证为外寒内饮,属于伤寒的范畴,故治以宣肺,发散风寒,温化寒饮为主,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石膏者,因风寒束肺、郁而化热故,是为兼治之法。当证情缓解后,继用调和肺胃、化痰祛湿,是为先宣后降治法。例三为风寒犯肺,症见高热无汗,咳喘痰滞、面青唇绀等症。已见舌红脉数。为肺阴伤之征,似不宜汗;但由于患者无汗,肺气郁闭,急则治标,当以辛温开闭取汗,表邪解而阴液存,是为治疗中的变法。例四为风温犯肺,用麻杏石甘汤参入银翘散中主药,以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复诊以辛凉轻剂善其后。此案反映了赵氏善于揉合经方、时方于一炉,见效颇快。例五为肺内蕴热复感受温邪,以致邪热充斥内外,津液灼伤,治宜清解疏宣,少佐益阴之品,方中加入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方)能加强清热解毒,兼开痰热之闭,临床适用于肺炎热毒炽盛、痰热内闭患者。例六为重型小叶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辩证为温邪袭肺,表邪不尽而正气已虚。祁氏治以清肺解毒,开肺气之闭为主,益阴解肌为佐。牛黄散则不宜久用,以其寒凉伤正,终以清热润肺法收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