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10
编号:10406200
中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5日 中药在线
     起源和发展 人类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某些自然产物的治病作用和毒理作用,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 根据文献记载 , 西周时已有专业医生 “ 聚毒药以供医事”,并且有了汤液、药酒等剂型。先秦的《山海经》中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 、效用和治疗性能 。到了西汉 ,中药学已初具雏形。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成书于这一时期。书中记载了365种药物的药名 、功效、主治等内容,并创按药物功 效及 毒 性不同而分类的三品分类法。此外,还简要记述了药物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生所习用的药物已有大量增加。梁代陶弘景撰写的《本草经集注》,载药达 730 味,并创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 将药物分为玉石 、 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唐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同时由于交通、贸易的发达,国外药物大量输入,也丰富了中药学内容。唐政府率先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药典性本草专著,即《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载药 850 种,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为本草书籍的整理编纂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先后产生了《证类本草》、《嘉祐本草》、《开宝详定本草》、《开宝重定本草》等,大大充实了中药学的内容。 明代,李时珍对宋《证类本草》刊行以后的中药学,作了全面整理 、 总结 , 并吸取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了200多万字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 ,附方11096首,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清代,在《本草纲目》影响下,研究本草之风盛行,大量本草专著问世 ,如《 本草纲目拾遗 》、《 本草备要 》、《本草从新》等,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泛开展中药的植物学、鉴定学、化学、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高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及制剂等技术,编制国家药典,建立中药教学、科研、生产机构等,使中药学发展迅速,并有着广阔的前途。 命名和分类 中药材的命名依据多种多样,有以产地命名的,如川贝母、云茯苓等;有以药物形态命名的,如乌头、八角茴香等;有以药物颜色命名的,如黄连、赭石等;有以药物气味命名的,如麝香、丁香等;有以药物生长季节命名的,如夏枯草、冬虫夏草等;有以药用部位命名的,如白茅根、桑叶等;有以药物功效命名的,如益母草、防风等;有以国外进口或译音命名的,如诃黎勒、曼陀罗等。 中药按其自身特性和应用需要可划分为不同类别。最常见的是功能分类法。现代中药学中功能分类大同小异,多数采用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涌吐药等19类。 采集和炮制 中药大多是植物,而植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所含有效成分的量各不相同,药性的强弱有很大差异。所以,生药的采集,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时进行。如人参中的皂甙以 8月份含量最高,麻黄中的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 。一般来说,全草类药材多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如柴胡;叶类药材多在花将开放或正在开放时采摘,如枇杷叶等;花类药材多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如金银花等;果实种子药材除少数采用未成熟果实或果皮如枳实等外,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如槟榔等;根及根茎类药材通常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或早春植物开始生长抽苗以前采收,如天麻等;树皮类药材多在春夏植物生长旺盛,浆液丰富时采剥,如黄柏等;根皮类药材以春秋采剥为宜,如苦楝根皮等。 中药材采收后,需经炮制方可使用(见炮制)。 应用 中药具有独特的应用形式。中药之所以能祛除病邪,补虚扶弱,消除病因,是由于药物的性能所决定的,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由于药物不同的性能,以及药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药物作用的千差万别。为了安全有效地应用中药 , 除了掌握药物性能外 , 还应了解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中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饮食禁忌。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剧烈的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避免配合应用。前人总结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妊娠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以致堕胎的副作用,如巴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桃仁、红花、干姜、肉桂等,孕妇应慎用或禁用。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一般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腥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还应根据病情不同,禁食某些食物,如热性病 , 忌食辛辣 、 煎炸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等。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份量。包括每一味药的用量和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份量 。 剂量与药物性质 、 剂型、配伍、年龄、体质、季节变化及病情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老人和小儿用量适当低于成年人;体弱患者也适于较小剂量;质重而性味淡薄的药物,可用较大剂量;质轻而性味浓厚的药物,可用较小剂量;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 中药的服法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说来,补药可以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对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安神药宜睡前半小时至 1 小时服。其他药一般宜饭后服。每剂中药通常分早、 晚 2次服用。病重、病急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1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