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预防
编号:10382591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及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现行的免疫措施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时,仍有免疫失败发生。研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机制进而制定相应对策是根除HBV流行的关键。

    一、现行不同免疫策略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5μg,按0、第1月、第6月程序接种。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其第1针接种要求尽早进行,不迟于生后16h。农村地区以推行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为主,经济发达地区则在推行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HBsAg筛查,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推荐主被动联合免疫。国外多要求对所有HBV携带母亲的婴儿主被动联合免疫,即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0.5ml(折合100U),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北京和上海等地对单用疫苗或不同方案联合HBIg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联合免疫的保护效果优于单用疫苗,保护率可达80%以上。
, http://www.100md.com
    曾有担心主被动联合免疫短期保护效果虽好,但会影响主动免疫的长期效果,影响长期保护率。而大量长期随访资料已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文献表明联合免疫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较单用疫苗组相同或稍长,说明联合使用HBIg不影响乙肝疫苗的长期免疫力。以血清HBsAg阳性率和慢性感染率为指标对624例儿童进行长期随访发现,6月龄内出现HBsAg阳性率及形成慢性感染的比例以单用疫苗组明显为高,而以后长期随访中新出现的HBsAg阳性及慢性感染率在单用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组非常接近,差异无显著性,因此总的HBsAg阳性率和慢性感染率仍以联合免疫组显著低于单用疫苗组。故为最大限度减少HBV母婴传播,在经济条件讲可时对HBV携带母亲的婴儿应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

    二、免疫失败及相关因素

    即使使用主被动联合免疫,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仍有慢性HBV感染发生。免疫失败和孕妇血清病毒含量及免疫程序有关。单用疫苗时HBV DNA阳性母亲的婴儿免疫失败率为15%,而当HBV DNA大于1000MEq/ml(Chiron定量法),40%婴儿发生免疫失败,即使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免疫失败率也有25%左右,单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约25%左右,单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约10%。联合免疫时,双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10%,单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4%。除病毒含量和接种程序外,免疫失败还可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其他疾病、病毒变异、生产方式及哺乳等,目前引起广泛关注是HBV的变异,而宫内已感染HBV是预防的难点。
, 百拇医药
    1.宫内感染:大部分母婴传播免疫失败因宫内感染引起。过去认为产时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而宫内感染所占比较较低。近年发现宫内感染的比例并不象以往想象的那么低。引产胎儿肝脏或血液的HBV感染标志检出率可达40%。我院自1978年开始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随访,以出生时外周静脉血HBsAg阳性并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为宫内感染指标,宫内感染率约16%。对一组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平均6.14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双阳性母亲所生孩子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呈免疫失败的儿童中70%是因为宫内感染,而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呈阻断失败的儿童几乎均为宫内感染引起。

    宫内感染易引起免疫失败是因为特异性免疫耐受。最近对生命早期易于免疫耐受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的耐受并不是对外来抗原的完全无反应,而是免疫反应的部位和类型不同。虽然经典的免疫耐受模型中外周血细胞对抗原再刺激无反应,而其脾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时可发生免疫反应,只是免疫反应的类型不是Th1型反应,而是Th2反应。新近的研究还发现免疫耐受并不是生命早期免疫系统的内在特性,其决定因素是抗原递呈细胞、抗原的量和接种的途径。小量抗原在新生鼠诱导Th1型反应,而大量抗原诱导Th2反应,即耐受。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更易发生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还与e抗原能透过胎盘有关。动物实验发现HBeAg和HBcAg虽具有共同序列,但因空间构象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免疫反应。用HBcAg免疫小鼠可诱导Th1为主的免疫反应,而HBeAg免疫小鼠诱导Th2为主的反应。Milich等还在转基因鼠研究中发现可溶性HBeAg通过Fas-FasL介导的凋亡耗竭HBeAg和HBcAg特异性的炎症性Th1细胞,从而使免疫反应倾向于Th2方向,促进病毒感染的持续。
, 百拇医药
    2.生产方式和哺乳的影响:因HBV携带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初乳中有较高HBV DNA检出率,所以生产方式及哺乳和免疫失败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自然分娩亲生儿通过产道时可吞入有传染性的母亲分泌物和和血液,并且最近Lin等发现自然分娩时母亲血液渗透到婴儿的量较剖宫产时明显为多,因此提出通过剖宫产减少HBV母婴传播。虽然剖宫产可减少婴儿接触母亲有传染性物质的机会,但有关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结果并不一致。在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前,有学者就观察到对HBsAg高滴度的母亲行剖宫产并未能使其婴儿免受HBV感染。而Lee等在一组HBeAg阳性母亲使用主被动联合免疫(HBIg用量50U)的儿童中虽观察到剖宫产降低出生时婴儿HBVDNA阳性率及6月龄内HBV感染率,但未观察常用于评价免疫阻断效果的12月龄HBsAg阳性率和慢性HBV感染率。Chen等的观察发现不同生产方式间免疫失败率并无差别。我们使用100UHBIg(是目前推荐使用的剂量)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用于阻断母婴传播时,观察到1岁时HBsAg阳性率和慢性HBV感染率在不同分娩方式间非常接近,差异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虽然大量报道在乳汁中检出HBV DNA,但有关不同喂养方式和免疫失败关系的资料很少。有作者观察到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用母乳喂养时6月龄和1岁时抗-HBs阳性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但两组婴儿HBsAg携带率无统计学意义。而来源于其他作者的有限资料并未发现不同喂养方式间抗-HBs阳性率有差别。考虑到剖宫产将直接增加医疗费用、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人工喂养又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其他问题,而目前并无切实证据表明剖宫产和人工喂养能减少免疫阻断失败率,因此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时,母亲慢性HBV感染不应作为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的指征。

    3.免疫逃逸突变株:HBsAgα决定簇为HBV各血清型所共有。其抗体可对各血清型提供交叉保护。α决定簇突变株和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普遍的观点认为α决定族突变株的增多与乙肝疫苗接种和(或)HBIg应用有关。Hsu等研究了台湾地区大规模乙肝疫苗接种前后3次调查中HBV DNA阳性儿童中α决定簇(氨基酸110-160)突变株的变化。在实施大规模乙肝疫苗接种前的1984年调查中,α决定簇突变株占7.8%,而实施接种5年后的1989年,突变株上升到19.6%,接种10年后的199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8.1%,再次说明大规模的乙肝疫苗接种加速了α决定簇突变株的积累。但最近王珊珊等在并未受到HBIg和疫苗免疫力的引产胎儿中检出HBV S区的突变株,说明突变株的垂直传播可能不仅仅和免疫压力有关,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 http://www.100md.com
    HBsAg突变株的增加加人们对现行疫苗的保护效果产生疑虑。一方面,在体外研究中已证实α决定簇某些氨基酸的替代可引起HBsAg抗原性的变化,尤其是表现在和某些单克隆抗体结合力的下降。但另一方面乙肝疫苗接种诱导的是多克隆的抗体反应,针对HBsAgαa决定簇的多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α决定簇突变株的单个氨基酸替代未必能使乙肝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失保护。α决定簇突变株中,145精氨酸突变株是发现最早、研究最为充分的突变株。该突变株与几种能结合野生株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能力都明显下降,在未经免疫的黑猩猩中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但最新研究发现使用现有疫苗成功免疫的黑猩猩能预防该变异株的感染。因此母婴传播免疫失败儿童中HBsAg变异株的存在可能因多种因素引起,如病毒高滴度等,并一定单是突变本身的作用。但该研究只是暴露前的预防,而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主要是暴露后的预防,二者之间可能有所不同。正象应用HBIg预防肝移植再感染时一样,多克隆的抗体也对突变株形成选择。因此是否需要在现有疫苗中增加变异株的HBsAg以预防免疫逃逸变异株尚需进行更深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三、进一步减少免疫失败的措施

    1.减少母亲HBV感染:我国许多地区已将HBV标志物列为婚前检查项目,说明社会对乙型肝炎预防工作的重视。性接触也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在国外乙型肝炎被归为性传播疾病(STD),因此对易感妇女,尤其是配偶HBsAg阳性的妇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减少母亲HBV感染进而减少母婴传播具有一定意义。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并不是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症,美国产科学院(ACOG)和免疫接种顾问委员会(ACIP)都推荐对高危(家庭中有HBV感染者)的孕妇和乳母接种乙肝疫苗,以减少婴儿受感染的危险。

    2.减少母血中HBV含量:母婴传播免疫失败和母亲血中高的病毒含量有关。当血清HBV DNA含量很高时,即使主、被动联合免疫也不能阻断其母婴传播。因此降低母血中病毒含量有望减少宫内感染及免疫失败的发生。许多文章呼吁母亲有活跃HBV复制者(HBeAg)阳性应采取避孕措施,待血中病毒含量降低或经治疗后病毒滴度明显下降或HBeAg阴转后再考虑妊娠。这种想法常常难以实现。因为一方面慢性携带者的HBV复制相对稳定,e抗原的自然转换率很低;另一方面现有的治疗措施的效果并不如人意。IFNα治疗不仅费用昂贵,对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HBeAg转换率也只有30-40%,对转氨酶正常的亚洲患者的HBeAg转换率更低。新近上市的拉米夫定虽可快速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血清HBV DNA含量,但停药后迅速反跳,HBV DNA恢复原有水平或更高。
, 百拇医药
    一般认为宫内感染的发生主要在孕晚期,而此时胎儿各主要器官已成型,因此孕后期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成为另一选择。我们曾对一组孕妇产前3个月使用HBIg,每月1次。治疗组宫内感染率5.7%,较对照组的14.7%明显降低,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产前注射HBIg减少宫内感染的效果最近已被其他学者的研究证实,并发现胎儿宫内获得抗-HBs可能是HBIg的作用机理之一。

    四、乙型肝炎预防的新问题

    近年来有报道在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HBV,引起人们思考HBV有无通过生殖细胞进行传播的可能。已有报道在父亲HBV阳性而母亲HBV阴性的引产胎儿发HBV感染,也有报道在父母HBV阳性而母亲HBV阴性的活产婴儿出生时即检出HBV感染标志。这种遗传传递在HBV的传播中的地位及遗传小儿将来的转归都是未知的问题。如果遗传传递确实存在,无疑为全面控制HBV感染增加了新的困难。虽然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但现有的疫苗接种或HBIg联合乙肝疫苗仍有70%-80%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是目前控制HBV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并且具有极高的成本-效益比。目前乙肝疫苗在有些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接种率还不高。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乙肝疫苗接种。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覆盖率,在较发达地区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同时加强对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及免疫失败后的对策研究,减少新传染源形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