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化验诊断 > 检验手册 > 临床血液学检查 > 血液一般检验
编号:10385073
白细胞分类
http://www.100md.com
     中文名称:

    白细胞分类

    英文名称:

    DC

    化验介绍:

    化验介绍: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N)

    中性粒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

    增高见于: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b.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c.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减少见于:

    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b.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d.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2)嗜酸粒细胞(E):

    嗜酸粒细胞与变态反应有关,并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增多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b.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c.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d.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

    减少见于:

    a.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3)嗜碱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

    增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b.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嗜碱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

    淋巴细胞能产生和运载抗体,在防御病毒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

    增多见于:

    a.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

    减少见于:

    a.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b.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5)单核细胞(M):

    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吞噬细胞和异物外,又能吞噬原虫及具有类脂质包膜的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

    增多见于:

    a.某些感染:伤寒、结核、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正常值:

    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胞(M):3-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