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240
显微镜下球结膜带蒂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21-1997-01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组织学检查:胬肉组织的结膜上皮增厚或变薄,球结膜上皮下胶原纤维变性和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侵袭角膜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 [1] ,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并影响美观甚至视力。该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率也高,传统手术方法术后胬肉复发率达20%~30% [2] 。我们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切除加球结膜带蒂瓣移植术治疗75例75眼,经1年随访仅有7例(9%)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7年4月~2002年6月选择门诊患者75例75眼,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1岁。有6例是胬肉单纯切除术后复发者,其他患者均为进行性翼状胬肉,胬肉位于鼻侧,胬肉头部组织侵入角巩膜缘3mm以上。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1)切除胬肉:局部滴用1%丁卡因3次表面麻醉,用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浸润麻醉。开睑器撑开眼睑,在10倍显微镜下调整至术野清晰。用有齿镊子夹住胬肉头部,从其边缘外0.5mm处作浅层角膜切开,仔细将胬肉组织与角膜组织分离至角膜缘。剪开胬肉两侧球结膜,分离角巩膜缘处的粘连,钝性分离巩膜上组织。分离结膜下胬肉组织直达半月皱襞,切除所有胬肉组织,认真止血。对角巩膜面的胬肉残留组织进行仔细刮除,务必使其表面光滑、平整。(2)结膜瓣移植:自上方角膜缘延长球结膜切口,仔细分离后作一带蒂的与巩膜暴露面基本相等的结膜瓣,将结膜下的组织分离干净后,将结膜瓣旋转,置于已暴露的巩膜面上,用10-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膜瓣,部分缝线固定于巩膜面上,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包扎术眼。术后每日换药,6~8天拆除缝线,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和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3~4周。

    2 结果

    本文75例中7例复发,成功率为91%,高于国内同类报道,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翼状胬肉由于结膜受到慢性刺激而形成,如紫外线照射、干燥、风沙,手术时要清除结膜下全部病变组织,否则手术后胬肉易复发 [2] 。资料报道胬肉切除术后观察1年的成功率结果如下:单纯切除成功率为59%;切除加球结膜移植为82%;切除加自身结膜转位移植为87.5%;切除加口腔粘膜移植为61.5% [3]

    本组疗效较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可以彻底分离并切除胬肉组织,以保证角膜及巩膜面胬肉组织切除干净,创面光滑、平整,不残留任何纤维血管增生性组织。特别是对于复发性胬肉更需要在显微镜下刮除干净复发组织,不留任何纤维增生组织。另外,在清除角膜表面残留组织时,显微镜下便于掌握切除角膜的表层或极浅层,尽量减少对角膜实质层的损伤,不易造成角膜过深的损伤或穿孔;当胬肉分离到半月皱襞时,还可以明确区分胬肉组织和内直肌肌腱,不易损伤内直肌。再者,移植带蒂结膜瓣时,显微镜下视野清晰,可以使结膜瓣创缘对位良好,移植面平整、光滑、牢固。因此,笔者认为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低与清除结膜下病变组织是否彻底有关;显微镜下球结膜带蒂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以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严密.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

    2 刘家琦.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69-670.

    3 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22.

    作者单位:457001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十五医院眼科

    (编辑清 泉), 百拇医药(赵庆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