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市场快讯
编号:10391011
我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中的新问题
http://www.100md.com 健康报
     去年以来,我国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在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经济增长较快,医药价格水平总体下降。据监测,与2002年12月份相比,去年10月份全国生物化学药品实际平均零售价格下降13%,其中GMP药品价格下降19%;全部中成药实际平均零售价格持平,GMP药品上涨4%。在监测的25大类药品中,实际平均零售价下降的有8种,持平的有9种,上升的8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抗生素类抗感染药,下降31%,其次为酸、碱平衡调节药,为25%;上涨幅度最大的是特殊管理药,上涨9%,其次为抗肿瘤药和消化系统用药,均上涨8%。

    影响医药价格变动的四大因素

    在影响医药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中,首先,在医药产品生产和需求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供过于求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去年上半年医药经济增长24.3%,三季度虽然进入惯性下挫时期,但“非典”过后企业加大投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增长约15%。同时,医药工业原来存在的企业规模小、工艺水平落后、重复生产、流通体制不健全及外贸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产销率维持在90%左右,低于全国工业产销率平均水平,出现库存积压,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现象。以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原料药维生素C和青霉素为例,受国际市场需求上升的影响,维生素C和青霉素出口价格年中一度涨至12美元/公斤和90元/10亿单位,在利益驱使下,国内原料药生产厂家扩能增产,有的复产,使市场供过于求,出口价格分别下跌到4美元/公斤和60元/亿单位,分别下降了67%和33%。
, 百拇医药
    其次,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对降低药价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从最终市场来看,有80%左右的药品是通过医院出售给消费者。2003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在各地全面铺开,各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都参与了招标,招标药品达到50%以上,包括全部医保目录药品、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报销范围药品及医院临床使用量大的中、西药品。有的地区一年中进行了多轮招标,招标药品占全部临床药品的90%以上。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差价大部分让利消费者,使药品零售价格大幅度降低。

    第三,平价药店的扩张竞争,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去年以来,平价药店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平价药店的出现,给医院药品价格压力。平价药店的竞争是医药流通领域走向市场、形成优胜劣汰机制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国内药品生产供大于求、买方市场这一基本态势,使当地医药零售市场竞争白热化。平价药店在自身平均降价20%~50%的同时,带动了医药零售市场药价的整体走低。

    此外,政府有计划地降价。2002年12月20日和2003年1月21日、9月19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下发文件降低药价,对药价整体水平下降产生较大影响,也有效缓解了社会反映强烈的药价过高、群众看病吃药负担过重的矛盾。
, 百拇医药
    从后期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逐步推进,尤其年初药品招标采购比较集中,对药品总体价格下降影响较大。从生产企业看,虽然由于GMP认证期限临近,投入加大,以及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使价格下调空间受限,但随着近期各地取消自主定价药品备案,药价初审权下放行业协会,企业将进一步增加自主权,减少定价成本。因此预计后期药品价格仍将维持稳中略降的

    局面。

    应对流通体制中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流通差价上有“手脚”一些药品零售单位以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为“挡箭牌”,在流通差价率上做手脚;有的药品生产企业虚报生产成本,乱列生产费用,为药品出厂价格的虚高提供了“定价基础”。新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规定:药品零售价格=含税出厂价(口岸价)(1+流通差价率)。但一些单位在制定药品价格时,不执行流通差价率(差价额)的规定,而是直接按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定价,造成实际差价率远高于规定的流通差价率。因此,要控制医药厂家生产成本提高,防止药品出厂价格无序上涨。 ○部分平价药居价格“做秀”平价药店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有的平价药店不仅打出了降幅30%~45%的口号,更自称是打破医药流通领域利益格局的“先锋者”和“颠覆者”。经营策略、广告手段味道更浓,坚持低价、长期让利百姓诚意显得不足,有“做秀”之嫌。同时少数跟风降价的平价药店广告中混淆概念,降价幅度是与最高零售限价相比得出的,与市场价格相比降幅不大。

    ○药品价格恶性竞争药品是特殊商品,追求以低价占有市场,可能使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低限投料,降低了药品质量,扰乱了药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秩序,也不利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有效用药得不到保证。同时,过分强调薄利多销,甚至像个别药店那样“即来即走、零差价”销售,极易引发过度竞争、价格大战,不利于正常发展。因此,应该把有序的价格竞争引向深入。 ○全国各地“药谷”过多目前全国各地“药谷”繁多,但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弱、生物制药品种少、中药制品重复多等问题,形成了产业领域重叠、低水平竞争、资源争夺激烈等现状,造成人才和资金上的巨大浪费。应确定3~5个国家级的“药谷”基地,整顿国内“药谷之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