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852
以伴癌综合征为早期表现的胃癌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2985-01

    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最常见,其表现有时较复杂,尤其在早期有些病例不典型。除一般的消化道表现外,常出现癌肿对其他系统作用,如肿瘤转移、直接浸润等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临床称伴癌综合征,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血液系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前瞻1998~2003年近6年的503例胃癌,发现以非胃部症状为其表现,经在内镜室和术中的胃镜检查证实为胃癌6例,约占胃癌的1.2%。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30~70岁。胃外表现癌性腹膜炎伴血性腹水1例,胃癌致皮下结节状隆起1例,胃癌转移致卵巢表现为克鲁肯勃(Krukenberg)瘤1例,胃癌并发柯兴综合征(ACTH)1例,胃癌表现单纯腹水的1例,胃癌并发为微血管病变溶血1例。癌病理类型:中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2例。
, http://www.100md.com
    2 病例介绍

    例1,女,34岁,因间断发热,纳差、腹胀半月入院。查:贫血貌,消瘦,腹水征(+),Hb90g/L,AFP(-),Rivalta反应(+),胸片:双肺尖钙化。予以抗结核4周不见好转,腹水变为血性。胃镜:窦小弯见3.5cm×3.0cm溃疡型癌;病理:中分化腺癌。不愈出院。

    例2,男,64岁,因咳嗽、胸闷,右腋下包块1周入院。查:腋下、胸、腹壁多枚结节隆起,大小2.5cm×3.0cm,质硬无压痛,不活动。心肺未见异常,胸片:两肺多发转移癌。胃镜:贲门中分化腺癌。自动出院。

    例3,女,40岁,因腰骶痛伴腹胀及月经紊乱3月入院。查:下腹部轻压痛,左下腹扪及2.0cm×3.0cm包块,质地中等,轻微触痛。胃镜:弥漫浸润型胃癌;病理:慢性炎症。剖腹探查,子宫与大网膜粘连,双卵巢增大、质硬,全胃浸润、僵硬,见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多处转移。病理:胃粘液腺(印戒细胞)癌,卵巢Krukenberg瘤。术后1月胃癌广泛转移,死亡。
, 百拇医药
    例4,女,30岁,皮肤变黑、粗糙,体毛增生,腰痛,消瘦1月就诊。查:皮肤粗糙,黑色素沉着明显,暴露处为著,体毛密集,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大小1.0cm×1.2cm。8:00血浆皮质醇总量828nmol/L,16:00血浆皮质醇总量718nmol/L,尿17-羟类固醇:14.99μmol/24h,17-酮类固醇:13.78μmol/24h。胃镜:贲门前区见一2.0cm×1.5cm隆起性病变。病理:低分化腺癌,给予化疗,1月后死亡。

    例5,女,70岁,因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尿少1月入院。查:一般状态可,消瘦,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腹水征(+),Hb100g/L,彩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腹水常规:Rivalta反应(+);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系统性结核;保肝治疗1月,症状无改善,腹水不见减轻。拒绝治疗,出院。随访得知,弥漫浸润型胃中分化腺癌。

    例6,男,46岁,因头昏、乏力,腹胀2月呕血及黑便10天入院。查:贫血貌,巩膜、皮肤黄染,Hb73g/L,WBC36×10 9 /L,PLT98×10 9 /L,网织红细胞4.8%,血涂片见幼稚红细胞、幼稚粒细胞及双核幼稚红细胞,破碎红细胞29%,T-Bil29μmol/L,D-Bil19μmol/L,ALT33U/L,骨髓呈溶贫相。胃镜:胃窦见一3.6cm×4.0cm肿物;病理:印戒细胞癌,胃大部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但贫血改变不明显。血象、骨髓象仍呈溶血表现。病情稳定出院。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胃癌常有多种伴癌综合征,可先胃癌之察觉而出现,但因其较少见,易被人忽视。据文献报道:伴癌综合征发生率为住院的各种恶性肿瘤的20%左右,有时其危险程度超过癌。

    本文6例均如此,从组织学看,胃癌绝大多数是腺癌,少数为粘液腺癌等。癌细胞常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血液转移及直接种植等到腹腔、卵巢及皮肤等,形成癌性腹膜炎和卵巢Krukenberg瘤、皮肤转移。例1、5就是以腹膜炎、腹水为主要症状,误诊为结腹或肝性腹水,临床上应重视。例2就是以胃癌皮肤转移为首发。青年癌患者组织学上癌细胞多为粘液细胞,多孤立分布在胃粘膜内,其细胞间粘附力差,易脱落而种植转移,例3就是在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即Krukenberg瘤。它可分泌雌激素,部分病人可因卵泡膜的黄素化而分泌雄激素,出现男性化及月经失调。胃癌病人体内血清、血浆及肿瘤组织中可出现几种有生物活性物,包括抗原、激素和癌胚蛋白等多肽物质,它们多是胃癌的胃外表现的主要因素,使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另外,同一病人体内同时可有几种激素增高,相应出现两种以上胃外表现,导致ACTH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综合征。例4就是除原发病外还表现为黑棘皮病,尿17-羟、17-酮及游离皮质醇增多,这些均符合ATCH综合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胃癌引起的ACTH增高与非癌性的ATCH增高是有区别的,一般多在40岁以上,起病急,缺乏向心性肥胖,肿瘤切除后ATCH迅速下降。胃癌患者多因失血等造成贫血外,也可发生获得性贫血,胃癌并发微血管性贫血在临床上少见,特点为血液中出现有特殊形态的破碎的红细胞,为血管内溶血;也可有血小板的减少。本文例6就是在胃癌的基础上出现了幼红粒细胞性贫血、黄疸、酱油色尿、网织红细胞增多,破碎的红细胞多于25%,骨髓呈溶贫表现,故应诊断为胃癌并微血管性贫血。有文献报道称,可能是癌细胞转移时在微小血管内形成血栓,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红细胞在微血管内受机械性破坏而导致溶血。

    当然,胃癌也还有其他方面的胃外表现。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伴癌综合征,了解和掌握胃癌以外的表现,头脑中应有胃癌的意识,这有助于我们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使之及早得到治疗。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腔镜科

    2132200吉林省永吉县医院药剂科

    200043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