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391367
黄石市开展农村免疫接种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2期
     黄石市自1983年装备第一条计划免疫“冷链”并实施运转接种制度以来,极大地提高了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并通过全市各级免疫接种工作者的努力,如期实现了儿童免疫接种率85%的目标,相应传染病也被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特别是2000年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目标,有效保护了全市儿童的身体健康。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全市免疫接种质量出现了滑坡,农村地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持续下降,相应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也有所上升,特别是2001年11月25日,我市阳新县一乡镇卫生院在该镇 一小学接种流脑疫苗时,工作人员严重违反安全接种操作规程,发生用一个针管一个针头注射多名学生的免疫接种事故,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受到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的强烈批评,并引起卫生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严重影响了全市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实施。为探讨新形势下我市农村地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途径,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确保安全接种和接种质量,我市根据省级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自2002年3月始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大规模的免疫接种整顿规范活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广集中式免疫接种制度,即将以往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接种或乡村医生巡回上门接种改为以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中心或以乡镇卫生院为依托的新型村级接种点的集中式接种。通过实行集中式接种,农村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有了大幅提高,并通过接种门诊(点)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了儿童免疫接种质量,从而有效地杜绝了接种事故和接种差错的发生。新接种制度通过几轮试运行和正式运行,各项工作基本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并得到基层免疫接种工作人员和广大儿童家长的认可。我们具体做法是:
, http://www.100md.com
    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免疫接种工作的领导

    集中式接种在我国的山东省和江苏省等地已广泛开展,但在我省仍属探讨和试验阶段,其推行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原有的一村一室分散式免疫接种,甚至于乡村医生上门巡回式接种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并确实在通过儿童免疫接种三个85%目标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且在农村广大群众中长期形成了一种被动接种意识。但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免疫接种差错和事故已充分证实以上接种方式的不适应性,如安全注射得不到保障,“冷链”难以维持或成为“热链”,疫苗损耗大,接种工作缺乏监督,无效接种广泛存在等,严重影响免疫接种质量。而从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推行集中式接种已具备一定条件,关键是乡镇免疫接种人员认识要提高,观念要更新,并需加强宣传。因为:一是我市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已20余年,通过广泛的卫生宣传,人们的保健意识和免疫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免疫接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量的接种门诊(点)正符合当前多数群众的需要;二是广大农村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交通、通讯方便了,人们外出活动增多了,带小孩到集镇完成接种完全可能、可行;三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儿不多,原有乡村医生受经济效益影响,接种积极性不高,集中接种既能为接种单位或个人接受,又能为要求接受高质量免疫服务的群众所认可。因此,在当前开展集中式接种门诊或接种点建设,为农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免疫服务是大势所趋,也符合“三个代表”要求。为此,市卫生局于2002年3月以来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整顿规范免疫接种工作文件,举办了多期免疫接种技术培训班,并及时组织派遣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特别是阳新县)指导整顿规范工作。该项工作也成为当年各级卫生考核的重点指标,要求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专班,落实人、财、物,并限期完成达标。
, 百拇医药
    2 认真规划,加强管理,全面规范免疫接种门诊(点)建设在规范建设实施之前,为充分了解全市免疫接种现状,市卫生局首先组织开展了全市性免疫资源状况调查,通过近1个月的现场调查摸底,对各县(市、区)的免疫接种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进行了重新登记,全面掌握了免疫接种人员、设备和器材状况,免疫接种质量水平、宣传培训和督导及专业经济支持,还有群众和接种人员收入等情况,为下一步的科学规划和规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湖北省免疫按种管理规定》要求,结合调查摸底结果,各地随后及时制定了规范化建设方案,重新规划接种门诊(点)。为此,我们组织举办了市、县、乡三级“免疫接种整顿规范及专业知识培训班”,并对参训人员进行了统一考核,合格者发放免疫接种人员资格认证证书。2002年全市共培训免疫接种专业人员1295人次,发放资格证882个,发放率仅为68.11%;对考核不合格者及时清理出免疫接种 队伍,如这次整顿的重点地区阳新县资格证的发放率只为原有人员的35.22%,有效保证了队伍素质。在接种门诊(点)的设置方面,我们要求农村以乡镇中心卫生院免疫接种门诊为主,其免疫服务不再局限在乡镇集市,而是辐射至周边村组,距离中心卫生院较远或交通不便的山区、湖区则酌情设置2~3个集中式接种点(合并原村组接种室,5000左右服务人口)。这样,原一个乡镇20个左右接种点精简至现在的4个左右。
, 百拇医药
    乡镇中心接种门诊和集中式接种点的建设按《湖北省免疫接种点(门诊)资格认证标准》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施,门诊原则上做到分室或分台接种,卡介苗专门接种室或专台,工作用房3间以上,面积不少于40m 2 ,并与普通病房和门诊分开;接种点原则上做到分台接种,卡介苗有专台,工作用房2间以上,面积不少于20m 2 。接种门诊(点)均要求有明显标志,宽敞、清洁、明亮,并做到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宣传牌(画)、工作程序和制度、体检和接种器材、冷链装备、消毒和急救药械等齐全。推荐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3 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开创我市免疫接种工作新局面

    我们根据全市实际情况,重点深入阳新县开展免疫接种整顿试点工作,以积累经验。在阳新县,我们又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经济基础较差的三溪镇作为启动试点。该镇总人口42500人,22个行政村(接种点),接种人员57人;按照“统一规划、精减效能、定点接种”的原则,撤销了18个村级接种点,2/3的接种人员被清出免疫接种队伍,规范化建立了中心卫生院接种门诊,免疫服务辐射集镇周围10个村,另在边远山区按3~5个村设一个接种点,免疫接种由镇卫生院与村医共同实施。通过两次试运转,该镇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由原来不到30%,上升到75%以上,效果良好。经及时总结经验,2002年9月12日由县政府组织召开了集中式接种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全县20个乡镇、场推广该镇模式。至10月底全部完成规范整顿,全县共设立免疫接种门诊18个(原7个),接种点104个(原480个,含产科接种点3个),设置总数比整顿前压缩74.95%。
, 百拇医药
    鉴于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底之前,全市农村地区均试行了集中式接种管理,经2002、2003年度两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检验,运转效果良好。

    4 加强督导,完善管理,确保免疫接种安全有效

    针对阳新县发生的“一针一管注射多人”事故,我们在整顿规范全市(特别是农村)免疫接种管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加强了督导检查工作,对整顿规范工作的每一进程实施监控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市、县卫生局多次召开通报会,对工作进度慢、门诊(点)建设不规范的单位及时提出督办整改意见,并统一制定了免疫接种工作制度、安全注射制度、免疫接种责任追究制度等,规范接种行为。2002年11~12月,市、县(区)卫生局按《湖北省免疫接种点(门诊)资格认证标准》要求,顺利完成了465个免疫接种点(原1012个,含产科接种点)、64个接种门诊(原48个)的资格认证,使全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质量和安全接种工作有了可靠保证。
, 百拇医药
    经过近1年的免疫接种规范化整顿,全市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质量跃上新台阶,特别是阳新县几乎是重建了免疫接种“冷链”和乡村免疫接种网络,这与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如各级财政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均安排了部分资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指导机构长期督导和在物资、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等,保证了免疫整顿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而布置周密,宣传发动充分和各级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积极参与,也使得集

    中式免疫接种工作不仅推行快,且质量高,赢得了各级领导 的赞许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信赖。我们认为我市当前试行的集中式免疫接种虽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基本符合农村的现实要求,而单一的门诊式接种目前并不适合。

    作者单位:435000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宋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