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4期
编号:10392780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25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24-2286-02

    肝动脉栓塞进行肿瘤治疗,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现已成为一种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共25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5例肝癌患者男23例,女2例;年龄29~58岁,原发性肝癌22例,肝癌术后复发2例,结肠癌肝转移1例。25例共行插管48次。行1次插管12例,2次插管8例,3次插管2例,4次插管1例,5次插管1例,6次插管1例。每次插管时间间隔为1个月,个别病人间隔2~4个月。

    1.2 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seldinger氏法经皮股动脉穿刺,用7F多功能导管塑成圆盘状,在X线电视监视下操作,将导管选择性插至肝总或肝固有动脉后造影,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及供血情况,及有无动、静脉瘘现象,然后从导管内注入5-Fu(5-氟尿嘧啶)1000mg、CDDP(顺铂)80mg、MMC(丝裂霉素)20~30mg或者表阿霉素80mg、顺铂80mg、丝裂霉素20~30mg二种方法,40%碘油+丝裂霉素或表阿霉素混合呈乳剂,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碘油用量最多达20ml。用手推造影剂观察肝动脉栓塞情况,若明胶海绵不够,继续追加,如栓塞达到目的后即拨管,拨管后局部压迫止血15min后,加压包扎,患者送回病房,平卧24h,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及全身情况。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25例血管造影表现 肝右叶15例,肝左叶5例,肝左右两叶5例。25例均为多血管型,其中13例为肿块型,12例为弥散型,4例造影显示有动静脉瘘,2例显示为肝内转移。在治疗过程中3例出现肺转移,占12%;其中2例造影时已显示肝内转移,当时这3例患者治疗间隙时间比较长,都在2~4个月之间,同时也和肿瘤的部位类型、侧支循环有一定关系,3例癌变部位均靠近膈面,膈动脉参与供血5例。

    2.2 25例肝动脉栓塞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改善或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1例肿块消失,24例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少,部分病人AFP转阴,2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等。一般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系肿瘤坏死、吸收热所致,经用激素或口服消炎痛后3天或一星期后消失,有1例患者第1次栓塞治疗后发热长达28天之久,开始认为是感染所致,经各项检查以后,证实还是栓塞所致。呕吐一般在术后2~4h开始,主要原因为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经静脉或肌注灭吐灵后,2~3天渐渐消失。腹痛主要是由碘油的刺激及肝脏的肿胀的原因引起的,经治疗后,5~10天消失。经栓塞治疗从第一次治疗到死亡最长达14个月,最短3个月,1年以上生存5例,栓塞后1年生存率为20%。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肝动脉栓塞疗法对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都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措施 [1] ,对栓塞疗法能否延长生存期尚有争论 [2] ,但它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使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缩少,AFP转阴;使原来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获得了二次手术的机会,这种方法均有报道。

    3.2 操作方法 如何将导管插入肝总或肝固有动脉进行栓塞,避免栓子脱落而误栓其他器官,导管插入打下襻技术极为重要,我们通常将导管送至肾动脉或对侧髂动脉打下襻,将导管尖端插至腹腔动脉后,将导管往下拉并旋送至肝总或肝固有动脉。或通过“J”型导丝帮助进一步插至肝或更远的肝动脉分支 [2]

    3.3 病例选择 本组肿块型13例,弥散型12例。在治疗效果上观察,13例肿块型,出现2例转移到肺部;12例弥散型,出现1例转移到肺、脑。我们考虑有以下原因:一是肿瘤部位、类型,侧支循环等,3例肿瘤部位均靠近膈面,膈动脉参与供血;二是2例本身造影时肝内有转移灶,很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三是治疗时间间隔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但肿块型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症状减轻,肿块缩小明显。相比之下弥散型效果就差些。
, 百拇医药
    3.4 栓塞后综合征的处理及并发症 栓塞后综合征是发热、腹痛和呕吐等,经对症治疗后5~10天渐渐消失。发热主要是肿瘤缺血坏死,吸收热所致,一般在治疗上给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或口服消炎痛。腹痛主要是栓塞后,碘油刺激、肝脏肿胀等原因引起,肌注度冷丁50mg或其他镇痛剂联合使用。呕吐是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在术后2~4h开始,持续1~3天,我们给灭吐灵肌注10mg,3次/d。有1例患者第一次栓塞治疗后,发热达28天之久,开始考虑是否并发肝脓肿发生,后经各项化验检查及转院会诊,后诊断为肿瘤坏死吸收热所致,但如果发热持续在1个月以上,要高度警惕肝脓肿的形成,但文献报告,栓塞后的胆管坏死、上消化道出血、肝脓肿、肝昏迷,我们均未发生,但发生了1例消化道穿孔。

    3.5 栓塞剂及栓塞后的生存期 我们使用栓塞剂为碘油加抗癌药物(丝裂霉素或表阿霉素配成的混悬剂)及明胶海绵,碘油是长效栓塞剂,明胶海绵是中效栓塞剂,我们两种并用,一则栓塞了肿瘤的血管,二来栓塞了肝动脉,阻止了肝动脉供血于肿瘤部位的血供,肿瘤的血供90%~95%来自肝动脉 [3] 。但不足之外,明胶海绵易吸收,栓塞后动脉可再通,这是明胶海绵的一大缺点,但发现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后若不治疗,病人通常只能活2~6个月,栓塞治疗后1年生存率可延长14%~50% [3] 。栓塞治疗对肝癌确有一定的疗效。我们治疗25例中,5例超过1年,1年生存期达20%,与报道大概一致。
, 百拇医药
    3.6 与临床配合 我们开展介入治疗多年,因无介入病房,患者来源于本院的肿瘤科、内科及外科,因我们在术后的护理、观察及治疗方面的经验不足,所以要与临床密切配合,观察治疗病人。我们发现,在肝癌患者的辅助支持疗法上,使用白蛋白及干扰素或保肝治疗后,对术后的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贵.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242.

    2 陈星荣,林贵.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45-46.

    3 吴恩惠主译.介入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43-148.

    作者单位:545007广西柳铁中心医院放射科

    (编辑心 怡), 百拇医药(仇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