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392161
乙胺碘呋酮致角膜穿孔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胺碘呋酮致角膜穿孔的因素。方法 32例48眼随访10年,观察用药剂量及疗程对角膜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应用乙胺碘呋酮后角膜出现色素沉着,角膜个别细胞凋亡、脱落,形成溃疡,甚至穿孔。上述改变随每日药量和疗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若每日用药在100mg以内,不出现色素沉着;若每日用药在100~200mg,极少出现色素沉着;若每日用药在400mg以上,6周以内均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如果用药1~2个月停药1周,则可避免角膜并发症的发生,损伤的程度随每日用药量和疗程而增加。

    关键词 乙胺碘呋酮 角膜溃疡穿孔 细胞凋亡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3-0229-02

    乙胺碘呋酮在维持窦性节律方面是比较传统的有效的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用药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提高人们对本药的认识,实有必要,笔者遇到并追踪观察32例,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1990年3月~2002年10月,共收治由于乙胺碘呋酮所致的角膜损伤32例,共48眼。男22例,占69%;女10例,占31%。右眼17例,占35%;左眼31例,占65%。单眼损伤16例,占50%;双眼损伤16例,占50%。单纯角膜色素沉着28例,占58%;角膜色素沉着伴角膜溃疡17例,占33%;角膜色素沉着伴角膜溃疡穿孔3例,占6%;合并色素膜炎8例,占16%。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34岁;50岁以上者占70%。

    2 治疗与结果

    追踪观察10年。对于每日用乙胺碘呋酮药200mg以内致角膜色素沉着者,停药并给予素高捷疗眼膏或1%甲基纤维素粘弹液,每小时点患眼一次,2周后角膜色素沉着消失,视力恢复。对于每日用药200~400mg致角膜色素沉着合并角膜溃疡者,停药并给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合并色素膜炎者加地塞米松2.5mg,同时加1%阿托品(散瞳)0.3mg,球结膜下注射,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1~ 1.5个月溃疡面修复且遗留薄翳或白斑,视力为3.8~4.9。对于每日用药400mg以上致角膜色素沉着合并角膜穿孔者,应停药并给予青霉素800万U每日一次静滴,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1%阿托品0.4mg,局部涂红霉素眼膏、素高捷疗眼膏(或贝复舒眼药水),F角膜宁眼液后,给予加压包扎,每日一次,1~2个月角膜穿孔闭合并且溃疡面修复,遗留角膜白班,视力为2.0~4.3。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视力为5.0以上者28眼,占58%;视力为4.5者11眼,占11%;视力为4.0~4.5者7眼,占14%;视力为2.0者2例,占4%。
, 百拇医药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2岁,退休工人。因患心律失常、多发性室性早搏经在我院确诊后,在当地卫生所给予乙胺碘呋酮每日3次,每次150mg,治疗历时8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近5个月来自觉双眼视物模糊、畏光流泪、异物感且逐渐加重。近3天左眼疼痛加剧且远近物体均视不清,故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左眼情况:视力2.0,眼压T-1,角膜缘:12:00位下方角膜可见0.3cm×0.3cm大小的角膜溃疡且周围角膜水肿,溃疡中央区可见0.1cm×0.1cm大小的角膜穿孔且有房水溢出,前房极浅且房水闪光(+++)和絮状渗出,虹膜嵌顿于角膜创口,其余眼内结构均视不清。右眼情况:视力5.0,眼压:5.5/5=2.31kpa,角膜下方可见上皮内棕褐色粉末状色素沉着,余未见异常。临床确定诊断:右眼药物源性角膜穿孔。因患者患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坚持服用乙胺碘呋酮,但应减量或酌情给药,同时给予患眼加压包扎并且局部、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应用素高捷疗眼膏,10天后患眼角膜穿孔闭合,1个月后溃疡面修复、表面光滑,留有白斑,无不适症状,视力为3.8,眼压Tn。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角膜疾病主要分五大类型:炎症、营养变性、先天异常、外伤和肿瘤。其中以炎症最多见,也最重要。角膜炎症以感染为主;角膜营养变性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前者为遗传所致,后者与相关疾病、药物有关;角膜外伤以机械和理化因素为主;角膜肿瘤部位在角巩膜缘部;角膜先天异常为大角膜、小角膜、圆锥角膜等。本组病例均排除角膜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小角膜、圆锥角膜等。本组病例均排除角膜感染因素、遗传因素、无外伤史、病变部位在角膜光学区,眼科检查除外角膜先天异常、所患疾病均无眼部并发症。本组病例均有一个共同点:患心律失常并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服药一段时间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伤,并且损伤程度与服用乙胺碘呋酮的剂量、时间呈正相关 [1]

    乙胺碘呋酮是含有碘的苯丙呋喃衍生物,作用机制是阻滞钠离子、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较强,延长动作电位时间APD,纠正心律失常 [2] 。治疗各种原因的心律失常,尤其对顽固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但长期服用此药可出现上述症状,棕褐色素沉着的原因是此药为含有碘的制剂,经泪液排出后可沉着于角膜表面,沉着物开始时在角膜中外1/3结合部出现一水平且不规则的分叉线,此后逐渐增多并有分支,大多出现在4个月时 [3] 。组织学检查可见角膜沉着物呈药物诱发的脂质复合物或脂褐质。脂褐素又称慢性消耗性色素,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脂褐素形成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认为细胞内自噬溶酶体中的细胞器碎片发生某种理化改变后,不能被溶酶体酶所消化而形成的不溶 性残存小体。电镜下在角膜上皮基底细胞的胞浆内见到多数分解的微粒包涵体,大多为脂褐质,一般为可逆。一般地说,大多病人开始服用乙胺碘呋酮治疗6周以内,即可见到角膜病变,而在3~6个月达到高峰。按每日100~200mg用药的病人只有极轻度的角膜病变,甚至没有角膜沉着物 [4] 。但剂量在400mg以上时,几乎所有病人均显示有角膜沉着物。如果每1~2个月停药一周,则不会发生角膜沉着物。但用此药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以免出现“反跳”现象。应用乙胺碘呋酮可致角膜和视觉改变,多为视力模糊或虹视。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极个别可出现角膜穿孔,但不常见,多可治愈。角膜沉着物的积聚导致角膜细胞代谢紊乱和细胞凋亡,发生变性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加深扩大形成穿孔,溃疡及穿孔可致眼内炎,大部分溃疡愈合后留有白斑或角膜葡萄肿,个别角膜穿孔愈合后留有瘘管。出现反应性虹膜炎,可伴有虹膜前或后粘连,导致眼压改变(先高后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或眼球萎缩,后果严重。为防止此类损伤的发生,服药时出现视力减退后应立即到眼科就诊 [5] ,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地减少角膜等眼部损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姜明性,姚伟显,曾贵云.心血管药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5-286.

    2 张尧贞.乙胺碘呋酮引起角膜色素沉着.中华眼科杂志,1981,6:346.

    3 尹素云.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眼部副作用.中华眼科杂志,1982,4:237.

    4 标曙光.乙胺碘呋酮引起眼部病变的观察.眼科研究,1988,6:29.

    5 陈杰.乙胺碘呋酮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2,8:1025.

    作者单位:163453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眼科

    (收稿日期:2004-01-10)

    (编辑曲 全), 百拇医药(刘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