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4期
编号:10392802
痛息通穴位注射治疗足跟痛38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24-2308-02

    足跟痛是一临床症状,多为局部慢性损伤后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常见的疾病类型有跖腱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炎和跟骨骨刺。共同病理变化为慢性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渗出、部分机化钙化形成骨刺 [1] 。足跟痛患者常因疼痛或肿胀影响日常生活,传统疗法多以泼尼松痛点封闭为主,其缺点是易复发和治疗次数较多。我所自2001年3月~2003年11月在门诊用痛息通穴位注射的方法对38例足跟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3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22例,跖腱筋膜炎10例,跟下滑囊炎12例,跟骨下脂肪炎13例,未查明病因3例,年龄28~67岁,病程1周~3年,初诊24例,其余为复诊或经反复多次、多家医院诊治效果欠佳。本文38例按门诊号奇、偶数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7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为阿是穴,定位准确后严格消毒皮肤,用7~9号注射针头刺入,进针约0.5~1.0cm,患者有酸胀感即注入药液。治疗组用痛息通20mg,2%利多卡因2ml;对照组用泼尼松25mg,2%盐酸利多卡因2ml,各加适量生理盐水配制。行痛点穴位深部注射,操作时应注意注射部位要准确,一般注射1~2次便可。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治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生活和工作能力完全恢复,1年内无复发;有效:疼痛明显减轻,生活和工作能力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内稳定;无效:局部封闭后疼痛暂时消失,但不久即复发。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足跟是承受人体重力最大的部位,正常情况下,跟骨下有足跟纤维脂肪垫缓冲压力,吸收震荡,但当足跟被长期挤压或摩擦,超出其保护限度时,足跟纤维脂肪垫、跟骨及附 着其上的跖腱膜便会出现无菌性炎症,局部充血、渗出、机化、钙化导致足跟痛这一临床症状。本文统计38例多为中老年人,可能与跟骨退行性变有关。

    痛息通属于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强而持久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局部出血和炎症渗出,消除水肿,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2] ;痛息通可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防止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的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的吸收,有利局部组织的修复。痛点穴位注射,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产生抗炎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能够松弛紧张的肌肉,两药合用,适合于本病的治疗,足跟痛多为无菌性炎症和慢性损伤所致,痛息穴位注射,在药物作用的同时,注射针可以起到针灸样作用,通经络,调血气,改善血行障碍,增强体质,增进免疫力,故对足跟痛的几种类型均有较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通过对本文38例足跟痛患者采取痛息通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好,长期疗效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传统疗法,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人适应性好,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向广大医务工作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8.

    2 彭穗玮,李益中.痛息通的药理作用与治疗应用.新医学,2001,32(1):45-46.

    作者单位:750011宁夏银川新城供电局卫生所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康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