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期
编号:10392883
胃外异物致胃体多发性、出血性、难治性溃疡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1-0003-01

    患者,男,28岁。因上腹持续性痛2周,加重4天并黑便2次,呕血2次于2000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13岁、14岁两次在外院做“肝包虫摘除术”。10多年来食欲不振,经常感上腹不适。体检:体温37.3℃,脉搏88次/min,血压116/68mmHg,神清,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上腹见一纵行长约15cm手术疤痕,愈合好,剑下及左上腹均压痛,无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化验:血常规WBC9.4×10 9 /L,L0.15,N0.78,M0.07,RBC2.53×10 12 /L,Hb81g/L。粪常规:黑色软便,镜检(-),粪潜(+++)。肝功正常。彩超:(1)肝包虫(多个)。(2)胆囊、脾未见异常。胃镜:食管、贲门无异常,胃体前壁多处溃疡灶,并出血,最大为0.8cm×1.5cm,最小为0.5cm×0.5cm,基底附褐色苔,周边充血、水肿、糜烂,幽门十二指肠正常。病检:胃体溃疡。诊断:(1)胃体多发性溃疡并出血。(2)肝包虫。给予止血、抗溃疡、补充血容量治疗3天,大便转黄,粪潜血阴性。改为奥美拉唑20mg,晨服一次,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庆大霉素8万U,每日3次口服,治疗28天。复查胃镜:胃体粘膜充血,胃体前壁多处溃疡,最大为1.5cm×1.2cm,最小为0.5cm×0.6cm,基底附白苔,周边糜烂,触之易出血。治疗结果:胃体溃疡不愈合,建议手术治疗。于2000年11月27日在全麻下行“肝包虫摘除术”及“胃次全切除术”。先将肝包虫摘除。探查胃时发现胃体前壁有一约8cm×7cm的肿块,质硬,前壁前方有一2cm×1.5cm的腔,腔内有3块折叠纱布,散发臭味,为既往手术遗留物。清除纱布,行胃次全切除术。胃体病检:(1)胃体前壁溃疡。(2)胃体前壁异物性肉芽肿伴炎性坏死。术后病人无腹痛,食欲好,大便正常,粪潜血阴性。临床追踪3年,无不适症状,每年复查胃镜胃内粘膜及吻合口未见异常。

    讨论:胃溃疡原因大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也可由遗传素质、应激、心理因素、吸烟等引起。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体粘膜交界处及小弯胃角附近的胃窦一侧。此患者胃体前壁溃疡为胃外异物所致。胃外异物长期刺激、侵蚀胃壁组织,从壁层至粘膜层,形成肉芽肿、组织坏死,粘膜溃疡,且溃疡为多发性、出血性、难治性溃疡。此病例罕见,值得报告。

    作者单位:841100新疆农二师焉耆医院内科

    (编辑清 泉), 百拇医药(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