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392167
改进型牙内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裂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3-0237-01

    后牙纵裂由于需拆裂髓底,治疗较困难,常用的保护方法有:钢丝单环外形结扎固定加全冠修复和牙内环形结扎两种,由于这两种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都有所缺陷,因此改进型牙内固定加全冠修复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改进型牙内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裂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较多纵裂牙的拔除。

    1 临床资料

    选择近远中向纵裂后牙36颗,其中双尖牙26颗,磨牙10颗,裂缝<1mm的22颗,>1mm的14颗。

    2 治疗方法

    在纵裂牙的颊、舌面的中1/3制备两个小倒凹,先用结扎丝将裂牙在此处结扎,恢复原有外形及位置,再降咬合,此时如果裂牙是活髓则在局麻下拔髓扩管,采用一次根充法将裂牙根充,待根充材料完全干后再将髓腔的多条根充物去除,再在结扎处的稍上方颊舌间各钻一个洞,经过髓腔孔内穿入0.7mm直径的不锈钢丝,采用登士柏光固化的粘结剂将0.7mm直径的钢丝与牙体粘结,并注意髓室裂开的裂缝也要一起封闭。此外缝如果采用其它材料粘结,可能易被组织液所溶解;如果是死髓,则将原充填物及异物去除干净并要求严格消毒。
, 百拇医药
    即备牙行甲冠修复,再观察2周,如果没有出现牙周红肿、溢脓,牙根无明显吸收,咀嚼功能良好,即可行全冠修复。

    3 结果

    3.1 疗效的评估 成功:患牙无自觉症状,能正常咀嚼,无牙周袋形成,根尖吸收无或不明显。进步:患牙无自觉症状,松动<1mm,能咀嚼,根尖吸收不明显,牙周袋形成。失败:患者牙周组织反复感染,松动大于2mm以上,不能咀嚼,牙周溢脓。成功和进步都是属有效的治疗。

    3.2 治疗结果 对28例治疗牙进行了半年~2年的随访,成功20例,失败4例,有效4例,总的有效率85.7%。在半年~2年间的随访中发现,结扎的牢固性和完善的根管治疗对裂隙大小关系有一定影响。见表1。

    表1 纵裂后牙治疗成功率与时间的关系 例(%)时间 例数 疗 效

    4 讨论
, 百拇医药
    纵裂牙的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根管治疗的完善和牙体准确的复位和固定的牢固性,笔者采用改进型牙内固定加全冠修复,在整个过程中做到准确复位和其牢固性好。笔者在所有治疗过程中首先就采取单环型结扎,再降咬合,再作一次性根充和牢固粘结。因为首先结扎,牢固后再降咬合,可以在降咬合时尽量减少外力对牙体牙周的创伤,也可减少细菌的入侵;而且患牙本身就是纵向裂,在拔髓扩管时,更会加重这种情况,所以首先第一步就采取结扎固定,为保患牙打下了成功的伏笔。第二,如果是活髓,我们就采取一次根充法,这就可减少复诊过多所带来的可能对牙周的感染。第三,我们采取的是登土柏光固化粘结剂,它流动性好且具不易溶解性,确保了裂牙髓底缝隙封闭效果更佳,更不易溶解,更增加了成功的概率。第四,我们作牙内固定时,采用较粗的0.7mm直径的钢丝,其强度和硬度较高,裂隙不易增宽,有些学者主张为了尽量减少磨除牙体组织,选用了较细小的钢丝,但这样强度和硬度下降了,承受较大咬合力时裂缝易增宽。笔者认为,选用0.7mm直径的钢丝对磨除的牙体组织不会有较大影响。上述的要求都是我们治疗纵裂牙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344000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口腔教研组

    344800江西省金溪县中医院

    344000江西省抚州市邹得平牙科门诊部

    (收稿日期:2003-10-18)

    (编辑李 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