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393162
癌症毒邪辨析韩建宏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3-0216-02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中医肿瘤学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对毒邪致癌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全面正确的认识毒邪,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贤的论述基础上略陈对癌症毒邪的见解,以求斧正于同道。

    1 毒邪的含义

    毒是中医学中一个含义多种,应用广泛的概念,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处方用药等多方面。在中风发病之中的毒邪,王永炎院士认为 [1] 其是“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毒系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过多而生成。”显系指内生毒邪,笔者认为肿瘤发病中的毒邪应包括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

    1.1 外来之毒 以人体为界,凡是来源于身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或促进肿瘤发生的物质皆应归于外来之毒的范畴,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应包括化学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等,如多环芳烃类、电离辐射、乙肝病毒等。
, http://www.100md.com
    1.2 内生之毒 肿瘤的内生之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造成肿瘤浸润转移的根本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邪气,亦不同于一般的内生之邪及气滞、血瘀、痰凝诸邪,而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刺激综合作用而导致生理病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蕴积体内而生成的一类特殊毒邪,较痰火瘀等其性更加暴烈顽固,其能耗伤正气,败坏形体,随气血流行在适宜的环境下形成转移灶。

    2 毒邪的特性 [2~5]

    2.1 易于扩散,发生转移 这一特性是癌症毒邪有别于风火痰瘀等邪的重要特性。毒邪中人,耗伤人体正气,正不束邪,癌毒沿脏腑经络气血流布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引起肿瘤的浸润、扩散、转移。

    2.2 易于耗散正气,导致正虚不固 癌毒一旦形成,毒邪深伏,入血入络,随经流布,耗伤气血津液,损伤脏腑,正气亏虚。邪正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形成恶性循环,逐渐进入晚期,最终导致元气败脱,阴阳离决。
, 百拇医药
    2.3 其性粘滞,易与痰瘀互结 毒邪缠绵不愈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水液代谢紊乱,而成痰成瘀,痰瘀互结,进而深入血络,壅滞气血,邪毒胶结更甚,难解难分难愈。

    2.4 其性顽固,缠绵难愈 一旦毒邪中人发为肿瘤,虽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积极治疗,却难以尽除癌毒,或暂为潜伏而为伏邪;或治疗过度正气更伤,毒邪更加肆虐。

    3 深入研究癌症毒邪对肿瘤的防治作用

    3.1 未病扶正御毒 中医学中的“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在预防肿瘤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素问·刺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的论述。在肿瘤高危人群中予以中药扶正的方法进行干预,扶助人体正气,抵御外来之毒,调理气血,促进内生毒邪的排泄,可能降低肿瘤的发生,延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3.2 既病治毒防变 一旦肿瘤的诊断明确,在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对肿瘤的毒邪应予以充分的重视,解毒祛邪,努力将毒邪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防止其扩散和转移,在毒邪已发生转移的患者当固护正气,补益气血阴阳,解毒排毒,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http://www.100md.com
    4 中医药治疗癌症毒邪的方法 [6,7]

    4.1 扶正抗毒法 阴阳气血是机体抗毒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癌毒易耗伤正气,从而导致抵抗毒邪的力量减弱,毒邪更加肆虐;另一方面正气耗伤,限制了抗癌方法的进一步应用,也降低了其他抗癌方法的有效治疗作用。

    扶正法是采用扶助人体正气的方法,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提高机体自身的抗毒解毒能力,抵制毒邪对人体的侵袭和损伤。可应用于对肿瘤高危人群的预防,同时扶正法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患者的放化疗中扶正法可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主要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肾、补益肝肾等方法。

    4.2 抗癌解毒法 本法是选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多为苦寒的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在肿瘤的辨证中,毒邪与痰瘀互结,郁而化热而见火热之象,选用苦寒药物旨在清解火热毒邪,减轻癌毒对人体正气的耗散,达到固护正气的目的。
, 百拇医药
    4.2.1 根据病位解毒 中医学认为不同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其脏腑功能活动有关,故抗癌解毒药物的选用仍要考虑药物的特异性归经。如对于鼻咽癌、口腔癌等用轻清上浮的解毒之品,药用银花、连翘、山豆根、菊花、竹叶等;对于肺癌、纵隔肿瘤选用鱼腥草、蚤休、栝楼、石见穿等;对于胃肠道肿瘤选用红藤、败酱草、菝葜、藤梨根等;对于肾癌、 膀胱癌等用白英、龙葵、瞿麦等解毒之品。

    4.2.2 根据病变的兼夹解毒 肿瘤毒邪其性粘滞,易与痰瘀互结,故在治疗中应根据辨证选用药物有所侧重。如毒邪与痰湿互结者选用半夏、南星、栝楼等;毒邪与瘀血互结选用莪术、石上柏、马鞭草、王不留行等;毒邪与水湿互结者选用猫人参、葶苈子、龙葵、猪苓等。

    4.3 因势排毒法 在肿瘤的祛毒治疗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排毒的方法,给邪以出路,排出毒素,截断毒邪对机体的损伤。一方面促进气血的调畅,使生理和病理产物及时排出体外使内毒不生;另一方面使已生之毒排泄,减轻其对人体正气的耗伤。
, 百拇医药
    4.3.1 宣透法 发生于上焦的肿瘤如鼻咽癌、肺癌等选用蝉衣、僵蚕、连翘、杏仁等轻清上浮宣散的药物疏泄腠理,使毒邪由皮毛而排,同时调畅气机有利于毒邪的排泄。

    4.3.2 调畅中焦法 发生于中焦的消化系统肿瘤运用半夏、陈皮、大腹皮、木香等调理中焦气机的药物,使脾升胃降,升清降浊,促进毒邪的化解和排泄。

    4.3.3 通利法 用于下焦的肿瘤如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因势利导,治其在下者,引而竭之,选用具有通调二便作用的药物,给邪以出路,促其由二便排出。药如:大黄、火麻仁、猪苓、薏苡仁、瞿麦等。

    综上所述,肿瘤治毒体现了辨证施治与截断毒邪在体内发展的综合思路,应用辨证施治的顺应调节的方法有时不足以阻止病情的发展,而采用抗肿瘤的中药也不能达到提高整体抗病力的目的。而根据中药具有多重作用的特性,重视解毒作用,又发挥其不同程度排毒、化毒、抗毒作用,才能达到防御“毒因”,调理因毒所致的病理状态的目的,这也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所在。
, http://www.100md.com
    5 加强癌症毒邪的研究

    5.1 理论研究 继续深入探讨癌症毒邪的本质及不同肿瘤毒邪发生发展中的特异性,结合回顾性总结,寻找不同肿瘤毒邪的转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5.2 临床研究 以预防为主,降低肿瘤的发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毒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预防肿瘤方面的应用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

    5.3 实验研究 依据理论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和应用肿瘤的中医证候模型,系统地对癌症毒邪的特性及中医药的预防和治疗肿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关于提高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 http://www.100md.com
    2 骆丰,周庆博.毒邪辨析.江苏中医,1999,20(11):7-9.

    3 姜良铎,张文生.从毒论治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2-3.

    4 王文萍.肿瘤转移“痰毒流注”病机假说的研究思路.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37-138.

    5 张健,张淑贤.中医传舍理论与肿瘤转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4-6.

    6 闫洪飞,卢雯平,石闻光.孙桂芝教授治疗消化道肿瘤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8(2):46-47.

    7 谷晓红,赵展荣.温病治“毒”法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6):11-13.

    作者单位: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

    (收稿日期:2004-01-06)

    (编辑青 山), http://www.100md.com(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