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3482
宫颈妊娠2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5-0773-02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32岁。主因停经73天,下腹痛3天,清宫术中大出血于2002年7月29日11:35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孕2产1,1994年剖宫产1男婴,1999年人流1次。末次月经2002年5月17日,2002年6月20日阴道有少量出血,色鲜红,持续1天,无腹痛及其他不适,自认为月经来潮,没予注意。2002年7月25日因月经过期未来潮,来我院门诊查尿妊娠试验(+)、7月26日无诱因出现下腹隐痛,未在意,7月29日晨起腹痛明显,再次来我院就诊,B超提示:滞留流产。当即行清宫术,探测宫腔深13cm,在扩张宫口时即发生出血,量较多,急给缩宫素肌注及静脉滴入,出血不见减少,急入手术室给予补液、止血、输血,同时在静脉麻醉、无菌条件下行宫腔纱布填塞等措施进行抢救,阴道出血得以控制,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24h后,在手术室取出宫腔纱布,阴道无明显出血。查盆腔彩超提示:宫颈妊娠不除外。查血β-hCG1795mIU/ml,血常规:血色素79g/L。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无着色,颈管消失,质极软,子宫前位、饱满,子宫下段明显增大,压痛明显,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向家属交代病情后,静滴抗生素3天后,于2002年8月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体部增大如孕40天大小,子宫下段拉长、变粗,增大约6cm×6cm×5cm,右前壁极软、极薄,呈紫蓝色(如图1所示),双附件正常,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遂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顺利,剖开子宫见:大量积血块和蜕膜组织,子宫内口右前壁为妊娠囊着床部位,该部位几乎见不到肌层组织(如图2所示)。术后病理回报:宫颈妊娠。
, http://www.100md.com
    图1 (略)

    例2,患者,女,44岁,主因阴道淋漓出血45天,加重1天于2002年11月19日19:20急诊入院,患者平素体健,月经规律,孕3产1,人工流产2次。末次月经2002年10月5日量时多时少,淋漓至今,自认为是绝经前期的月经紊乱,

    图2 (略)

    没有诊治,今日上午突然阴道出血增多,色红,无腹痛,自己口服安络血、云南白药,出血量不见减少,急诊以功能性子宫出血收住我科。入院查体: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腹软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内有少量血块,宫颈光滑,无着色,宫颈口有活动性出血,宫颈质软,子宫前位、饱满,压痛不明显,妇检未触及异常。查尿妊娠试验(±),血常规:血色素109g/L。当日给予抗感染、止血处理,第2天查盆腔彩超提示:宫颈内口可见回声增强的光团约3cm×2cm×1.5cm大小。查血β-hCG1557mIU/ml。考虑为:宫颈妊娠(流产型)。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情况,于2002年10月21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静滴缩宫素下行诊刮术,探测宫腔深8cm,宫口松,内口消失、用卵圆钳于宫颈内口钳夹出一管形蜕膜组织约3cm×2cm×2cm大小,内有极少量绒毛组织。刮匙清理宫腔,未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遂用2块纱布填塞阴道,压迫宫颈以防出血,术毕。24h后取出纱布,未见活动性出血,复查B超回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术后4天病理回报:少量炎性渗出、大量蜕膜和极少量绒毛组织。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宫颈妊娠极为罕见,是异位妊娠中发病率低而危险性大的一种妊娠,因其发病率低,经验不足,容易误诊。又因其危险性大,掌握其基本特征,及时确诊、正确处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

    2.1 病因 关于宫颈妊娠的具体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孕卵游走速度过快。(2)受精卵发育迟缓。(3)多有刮宫史。(4)多发生于经产妇。因素(1)和(2)可使受精卵到达宫颈后,才发育为囊胚体而在此着床。(3)和(4)可使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影响孕卵正常着床。本文2例患者均为经产妇,均有刮宫史。

    2.2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本病与宫内早孕或先兆流产极为相似。出现下列情况要警惕宫颈妊娠的发生:(1)有停经史和阴道出血。(2)妇科检查:宫颈明显膨大而宫体正常为其最主要的体征。(3)人工流产术中、术后有不可控制的阴道出血。(4)B超提示:宫腔内无妊娠囊,宫颈增宽,颈管未见到妊娠囊或光团。其中(2)和(4)对其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2例患者1例为人流术中大出血,1例为阴道淋漓出血。

    2.3 常用处理方法 本病一旦确诊,治疗关键是防止除去 妊娠组织后的出血,其常用方法有:子宫切除、颈管填塞术,子宫动脉栓塞,结扎子宫动脉宫颈支和化疗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孕周、年龄及生育情况等来决定。本文2例患者的病情不同,对应的处理方案亦不同。

    (编辑 何蓓), http://www.100md.com(卢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