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补益汤 > 补阴 > 六味地黄丸 > 杞菊地黄丸
编号:10393984
杞菊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通过显微鉴定和薄层层析法建立杞菊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显微鉴定和薄层层析法定性鉴定。结果 显微鉴定能观测到杞菊地黄丸中存在的中药材粉末的细胞、组织形态、大小及内容物等;薄层层析操作方便、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 用显微鉴定和薄层层析鉴定结果准确,方法简单,能有效地控制杞菊地黄丸的质量。

    关键词 杞菊地黄丸 鉴定 质量控制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8-0727-02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具有滋肾养肝之功效,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1] 。为了有效地控制该药的质量,对其进行显微鉴定,检出其8种主要成分,描述各药的显微特征并绘图,同时用薄层层析鉴定杞菊地黄丸,更加准确地确定其质量。
, 百拇医药
    1 仪器与材料

    显微鉴定用奥林巴斯显微镜(日本产);丹皮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厂),杞菊地黄丸(武汉市鄂中制药厂);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显微鉴定 [2] 取杞菊地黄丸10丸研碎后,混匀,分别用蒸馏水、斯氏液(甘油、冰醋酸、水等份混合)、水合氯醛液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描述其显微特征并绘图(见图1)。(1)枸杞子:种皮石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49~115μm,长至156μm,垂周壁增厚,深波状或微波状弯曲,层纹较明显。(2)菊花 [3] :①花粉粒:黄色,类圆球形,有3孔沟,表面为负网状纹饰并具刺。②苞片表面无柄腺毛:长圆形,由4~6个细胞排成两列,外被角质层。③苞片表面T形非腺毛:顶端单细胞长可达500μm,基部柄2~4个细胞。(3)熟地黄:薄壁细胞:细胞大多皱缩,界限不明显,含棕色类圆形、长圆形或梭形核状物,直径8~11μm。(4)山茱萸: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3~25μm,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表面有颗粒状角质增厚。(5)牡丹皮 [4] :①草酸钙簇晶:直径9~30~45μm,含晶薄壁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②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6)山药 [3] :①淀粉粒:单粒扁卵形、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7)茯苓:①多糖团块:无色,呈不规则颗粒状或末端钝圆短分支状,遇水合氯醛液迅即粘液化呈胶冻状。②菌丝:无色,细长,稍弯曲,有的具分支,直径约5μm。(8)泽泻:中柱薄壁细胞:形大,多破碎,有多数椭圆形纹孔相集成的纹孔域,侧面观部分壁具细小连珠状增厚。
, 百拇医药
    2.2 薄层鉴定 [1] 供试品液:取杞菊地黄丸24丸(9g),加硅藻土4g研匀,加乙醚40ml,回流1h,滤过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即可。对照品:

    取丹皮酚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空白对照品:用蒸馏水作为对照品。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点状,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中显相同的蓝褐色条斑,空白对照品则无。(见图2)。

    3 讨论

    3.1 显微鉴定时先用斯氏液(甘油、冰醋酸、水等份混合)装片,观察到淀粉粒和多糖团块,用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观察菌丝,加热透化后可观察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 [5] ,这样可以排除类似细胞、组织、内含物等的干扰,能够准确的描述中药材的显微特征。
, 百拇医药
    3.2 薄层层析时严格控制温度、相对湿度对吸附剂的影响,提高薄层色谱质量。

    3.3 显微鉴定和薄层层析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直观性强的特点,二者结合起来更加准确控制杞菊地黄丸的质量。

    (本文图 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69.

    2 徐国均,刘学平.中成药显微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4.

    3 赵达文.中药材外形组织粉末图解,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40;47.

    4 任仁安.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86.

    5 谢秀琼.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2.

    (编辑 罗彬), 百拇医药(李润军)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补益汤 > 补阴 > 六味地黄丸 > 杞菊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