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393157
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前者采用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后者采用中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半个月后采用王怀楚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1] 对影响患者的三大主要症状及功能和心理方面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对症状与功能积分评估结果显示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治疗后两组指标积分显示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积分以及症状总积分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治疗组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推拿手法通过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纠正错位的颈椎,从而解除椎动脉的痉挛、压迫,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中药可气血双补、益肾填精、活血通络、定眩止晕,两者结合迅速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关键词 推拿手法 中药 颈性眩晕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3-0204-03
, 百拇医药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ssage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herbal medicine in the cervical vertigo

    Wu Zhixing,Dong Liqiang

    Department of Massage,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ngzhou310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ervical vertebrae vertigo treated with massage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herbal medicine as well a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is treatment.Methods Comparing40cases treated with massage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ment group with40casestreated with herbal medicine in control group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tegral results in the two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After treatment,the integral of vertigo,headache daily life and work i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s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 The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therapy of massage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herbal medicine can relieve spasm and constrict of cervical vertebrae artery and improve the blood circulation of brain by relieving spasm of cervical muscle and adjust the dislocated cervical vertebra.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massage manipulation herbal medicine cervical vertebra vertigo

    颈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易反复发作,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目前治疗方法颇多。自1996年6月~2003年10月,我们采用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该病40例,颇有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推拿手法结合中药为治疗组,仅服用中药为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7~72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13天,最长24年,平均24个月。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9~69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3年,平均25个月。以上二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均十分接近,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症状表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眩晕多于回头转颈、起床卧床、伸屈颈部等头颈体位改变时发生;并常伴有头痛,颈肩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耳鸣,睡眠差,出汗异常,视力减弱模糊或记忆力减退,甚则晕厥。临床体征:颈椎生理弧度变浅,颈部压痛,颈椎棘突偏歪(尤其C2、C3棘突),颈肌较紧张或两侧紧张度不对称,旋颈试验(+),颈活动不同程度受限,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Adˉson’s试验阳性。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后缘增生,伴项韧带钙化,或可见部分颈椎棘突偏移等;左右斜位横突孔变尖、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寰枢关节张口位片寰齿、寰枢及枕寰关节间隙左右不等。所有病例均经颅脑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均排除耳源性、眼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及颅内肿瘤等疾病。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推拿手法治疗,其操作分为:①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术者以托推法、按揉法、拿法、法等手法放松颈项、肩及上背部肌肉。②患者以后均取仰卧位,颈下不加枕头,术者先取一些美的喜乳膏(由西安萃生药业公司生产)作为介质涂于颈部,以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颈项两侧直线平推,此时可用指腹检查两侧颈椎有无偏歪棘突以备后用;然后以三指指腹着力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5遍左右,并结合按揉风府、风池及阿是穴。③术者双手重叠自第3~5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并向后拔伸,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反复5~10遍。④术者右手托住患者下颌,左手托住患者后脑部稍稍托起颈椎,并且两上肢以腕关节固定肘关节活动带动前臂进行间隙性牵引,效果以患者的脚尖被拉动为佳,时间不少于3min,然后以一股较大的力量做爆发性的牵引,同时往往可听到颈椎有“喀嗒”声响,表明手法成功,此时可再触诊此前偏歪的颈椎棘突一般已经消失,若未消失可采用下一步治疗;⑤以第二颈椎棘突向左偏歪为例,左手中指顶住偏歪的棘突,右手按住患者右脸下颏部,集中注意于手上的感觉,两手协同动作先缓慢地左右旋转数次,当旋转到一定幅度(即有阻力)时,随即用颈再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5~10°)的快速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嗒嗒”响声,表明手法成功。⑥重复第②步手法,再度放松并理顺颈项部肌肉,以透热为度。以上操作每次20min左右。15天为1个疗程。(2)中药止眩汤(自拟):熟地15g,山茱萸15g,淮山药15g,党参15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10g,炙甘草6g,生黄芪30g,葛根30g,天麻12g,杜仲15g,羌活12g,陈皮9g,丹参15~30g组成。兼痰湿去熟地加制半夏10g;眩晕严重者选加钩藤18g,生龙牡各15~30g;阴虚严重者选加鳖甲15g;阳虚严重者选加巴戟天12g。15天为1疗程。
, http://www.100md.com
    1.2.2 对照组 采用中药止眩汤治疗。中药组方同治疗 组;15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以1个疗程为观察时间。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统计学分析 采用王怀楚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1]评定疗效,对影响患者的三大主要症状及功能和心理方面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对两组积分值作比较,采用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王怀楚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认为颈性眩晕患者除眩晕外,绝大多数伴有颈肩痛、头痛,恶心、睡眠差、视物模糊、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等伴随症状,而以前两者为主。眩晕的影响大小取决于眩晕发作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尤其是发作的严重程度。其据此相应地制订了一个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该量表具有可信性、有效性、灵敏度和简便易行等特征 [1] ,故本组病例采用该量表进行疗效评估也较为合理。根据表1可见,治疗前治疗组各个指标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积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治疗后两组指标积分显示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积分以及症状总积分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上述结果说明治疗组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值比较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P<0.01, 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颈椎本身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椎间隙变窄,关节囊及韧带肿胀、松弛,椎间失稳,椎间小关节发生骨赘增生,压迫颈椎动脉,使颈椎动脉变窄、扭曲等,使血液动力改变,引起头晕耳鸣、颈项酸痛、头痛等症状。(2)是颈部肌肉的急、慢性劳损和损伤,长期的姿势不良,或在风、寒、湿邪作用下使颈部肌群发生痉挛、炎症、粘连,使之僵硬,造成颈部力量平衡失调,从而损害了颈椎的外源性稳定性因素,导致椎间排列紊乱,使椎间孔前后径缩小、诸横突孔失去连贯性造成椎动脉皱折扭曲及交感神经牵拉和刺激而发生眩晕等一系列症状。(3)是血液流变学改变,实验证明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由于微循环瘀滞,组织灌注减少,导致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而诱发眩晕等临床症状 [2]
, http://www.100md.com
    通过颈椎仰卧位理筋推拿手法可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加速颈部血液循环,消除颈部无菌性炎症;小幅度增大力量的暴发牵引可牵开被嵌顿的关节囊,调节小关节紊乱 与椎体的滑移并使之恢复正常;颈椎定点整复手法从生物力学出发,考虑椎动脉的解剖结构,在旋转和推顶按压的综合作用下,纠正错位的颈椎和离位的筋脉包括肌腱、韧带等,恢复颈椎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曲线,扩大椎间孔、横突孔的有效孔径,解除错位患椎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此手法强调复位要准确、安全,针对具体病情用力要适当,要用巧力,忌用暴力,动作要稳、准、轻巧 [3] 。而且此手法要求患者取仰卧位,可避免患者精神紧张而影响手法的成功。诸手法相结合,可起到改善椎动脉的受压状况,解除椎动脉痉挛,使其管腔变大,血流通畅,增加脑血流量,从而达到解除眩晕症状的目的。

    颈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范围。祖国医学认为肾精不足,不能生髓而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为眩晕;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而且素体气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导致清窍失荣又能产生眩晕,正如《医林改错》中“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元气,必停留而瘀”。《景岳全书·眩晕》认为“无虚不作眩;眩晕之病则上气不足或上虚则眩;其论治当以治虚为主”。由此综合景岳所用方剂自拟止眩汤治疗,方中四物汤和血补血,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并大剂量黄芪益气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而且黄芪能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血流量;山茱萸、淮山药、杜仲伍熟地滋阴益精;丹参伍四物汤能活血通络并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水肿消除炎症之效,川芎又能显著增强脑血流量、改善软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能解肌而且能直接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并能解除颈项部肌肉痉挛 [4] ;羌活能散风寒胜湿止痛善治肩项背部寒湿疼痛及解除项背部肌肉痉挛;并伍善治头晕之良药天麻,以及为防滋腻之品碍胃之弊配以理气化滞的陈皮。诸药并用共奏气血双补、益肾填精、活血通络、定眩止晕之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椎—基底动脉痉挛,改善脑部的供血供氧状况,经临床应用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压的机械因素通过药物作用难以奏效,我们在内服中药的同时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证明两者相结合明显地提高了疗效。
, http://www.100md.com
    因此,应用推拿手法与自拟中药止眩汤相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怀楚,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6.

    2 刘明远.定点复位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中国民间疗法,1998,(5):21.

    3 肖洪波.推拿合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5):42.

    4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运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11.

    作者单位:310007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

    310012浙江省新华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16)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吴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