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2期
编号:10393028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彩色超声心动图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方法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心脏病62例,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为治疗组,单纯西药治疗30例 [1,2] 为对照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缓解,并能恢复正常工作。彩色Doppler观察左室收缩末容积(LVDs)及左室舒张末容积(LVDd)。结果 LVDS及LVDd由62.42ml、71.43ml缩小到53.41ml、58.39ml,EF%由31.3±15.1提高到46.1±9.8,P<0.001。单纯西药对照组LVDs、LVDd由57.26ml、67.22ml缩小到55.35ml、63.41ml,EF%由31.8±12.6提高到34.8±14.7,P<0.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是补气升阳,扶正固本,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代谢作用。冠状动脉病变早期应用可预防心衰的发生。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彩色Doppler 中西医结合
, http://www.100md.com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2-3092-02

    缺血性心脏病CH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预后不 佳,一旦冠心病人出现缺血性心衰,病情将进行性加重,我们从1989~1996年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缺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3.61±16.74岁,其中前间壁梗塞7例,广泛前壁梗塞11例,下壁梗塞6例,侧壁梗塞1例,广泛前壁+下壁3例,前间壁+下壁3例,下壁+侧壁+后壁1例。单用西药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陈旧下壁心梗18例,前壁心梗9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7.4±14.2岁,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作心电图、心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
, http://www.100md.com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ATL-超九型彩色Doppler超声仪器,探头频率2.5MHz,病人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按WHO推荐方法测得左室收缩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期内径,用Teicholz公式计算左室收缩期容积(LVDs)、左室舒张期容积(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周径缩短率(FS%)、E峰、A峰、EDC [3]

    1.3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益气通脉,强心利尿,药物:太子参、黄芪、丹参、木通、车前子,每日1剂分早晚2次煎服。加西药地高辛0.125mg,1次/日,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西药地高辛0.125mg,1次/日,依那普利、开博通3次/日,30天为1个疗程 [4]

    1.4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和随访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做动态心动图)。应用美国心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仪,按Teicholz公式计算用药前后 LVDd、LVDs、EF%、FS%、E峰、A峰、EDC变化及心包积液有无变化。
, http://www.100md.com
    1.5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和组间治疗差值比较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药2个疗程,患者胸闷、气短、心悸症状好转,活动能力有所提高,静息时心率减慢,心包积液减少或消失,其中1例因病程将近10年,服药后无明显改善而死亡,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2.2 左室构型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用药2个疗程后获得左室容积变化的完整资料,彩色B超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由平均62.4ml缩小到53.4ml,左室舒张期容积由71.43ml缩小到58.39ml,左房由48.31ml缩小到41.39ml,P<0.001。单纯西药治疗组30例,用药2个疗程后获得左室容积变化的完整资料,显示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平均57.26ml,s缩小到55.35m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由67.22ml缩小到63.41ml,左房由45.2ml缩小到44.9ml,P<0.005。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左室构型比单纯用西药组治疗后左室构型明显改善。
, http://www.100md.com
    2.3 左室功能改善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中,31例心率有不同程度减慢,EF%、FS%有所提高,P<0.001,1例无改善死亡。单纯西药治疗组30例,EF%、FS%也有所改善,但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左室功能改善情况

    3 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预后不佳。1995年在美国统计有两百万人有临床心衰,患病率在增加,一旦出现临床心衰,病情将进行性加重,目前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但不易延长寿命,严重心衰患者死亡率高达50%。所以必须从根本上预防和早期治疗心衰。在研究62例缺血性心衰病人中,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应用黄芪、太子参、车前子每日1剂,分2次服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代谢,起到益气通脉作用,加地高辛强心利尿,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和延 缓左室重建过程。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戴华.Doppler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构的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5):57.

    2 苏哲坦.缺血性心衰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16(1):4.

    3 林谦.党参、黄芪治疗心气虚型冠心病的初步观察.北京医学,1990,12(1):33.

    4 SharpeN,ventriculay,remodeling,follwing,myocardial,infarction.Am J,cardiol,1992,70(10):20.

    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

    859000西藏阿里地区医院

    (编辑李 木), http://www.100md.com(王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