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393398
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8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2-0158-02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眩晕,是临床常见病,40岁以上中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颈椎病的10%。我们自2001年3月~2003年8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眩晕患者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38例,女3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4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28例;痰蒙清窍,湿浊上犯者14例;阳阴俱虚,清窍失养者16例;气血两虚,清阳不升者10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 (1)与头颅位置密切相关的眩晕,头颅转动引起本病发作是本病特征(颈部旋转以及过屈过伸等诱发或加重眩晕)而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内耳疾患、脑部炎症、出血、外伤、高血压、低血压及全身性中毒、眼源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眩晕者;(2)X线摄片有颈椎骨质退化性改变与增生者。
, http://www.100md.com
    1.3 中医辨证分为四型

    1.3.1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症见眩晕耳鸣,缠绵日久,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心烦急躁,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肢体麻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

    1.3.2 痰蒙清窍,湿浊上犯 症见眩晕头重,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1.3.3 阴阳俱虚,清窍失养 症见眩晕耳鸣,动则尤甚,视物模糊,咽干,失眠多梦,肢冷尿频,腰腿沉重,活动气急,舌暗红或淡,脉弦细。

    1.3.4 气血两虚,清阳不升 症见头晕眼花,动则加剧,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神倦懒言,面色无华,纳食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 治疗和观察方法

    2.1 中医和针灸治疗
, 百拇医药
    2.1.1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治以滋肾养阴,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选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川芎、川牛膝、白芍、甘草、生地、杜仲、葛根等。针灸治疗:风池、百会、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

    2.1.2 痰蒙清窍,湿浊上犯型 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选法半夏、炒白术、天麻、陈皮、茯苓、钩藤、炙甘草、葛根、川芎、菖蒲等。针灸治疗:风池、中脘、内关、丰隆。

    2.1.3 阴阳俱虚,清窍失养型 治以滋补肝肾,温肾助阳,方用肾气丸加减,药选附子、肉桂、山萸肉、山药、茯苓、熟地、枸杞子、沙苑子、葛根、川芎等药。针灸治疗:风池、百会、心俞、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2.1.4 气血两虚,清阳不升型 治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用归脾汤加减,药选黄芪、党参、当归、白术、龙眼肉、炒枣仁、天麻、钩藤、葛根、川芎等。针灸治疗:百会、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 百拇医药
    2.2 观察方法与指标 上述病例均根据辨证分型,针药并用,中药每日1剂,针灸隔日1次,30天为一疗程,满一疗程后统计疗效。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病症改变同时,并做治疗前后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3.2 治疗结果 按上述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痊愈34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

    3.3 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比较 见表1。配对t检验。

    表1 治疗前后TCD平均流速比较

    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后有明显提高(P<0.05)。表明针药并用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灌注。
, 百拇医药
    4 讨论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骨质的退化性变,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或狭窄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成。属中医“眩晕”范畴,历代医家有“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之论。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凡五脏之气血精华,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一旦受到外邪或内伤之干扰,便会产生眩晕之症,我们根据该病临床特点,分为四型,并遵“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之宗旨,每方均加入解痉通络活血化瘀之剂,如葛根、川芎以期取得较好疗效。颈性眩晕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愈后,与人体素质,正邪相争,以及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密切相关,对颈性眩晕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愈后都起着不同程度影响,究其原因探讨如下。

    4.1 正不御邪,且能生邪 《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抵御病邪,免致疾病的主导因素。凡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诸疾所伤,因而导致正气虚损,正气虚损不仅可因虚易致病邪侵袭,亦可由虚而邪生,尤以脏腑虚损,阴血不充,阳失化源,气化难行,营血郁滞,津液转输失常久则可致成湿浊,痰饮、血瘀等邪实之证或因阴虚而生热邪,阳虚而生寒邪;血瘀气滞日久,而致气结血瘀等证,皆可因正虚而致,故谓:“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致成正虚为主的虚实相兼病证。临床多见于眩晕日久较甚患者,以及年老体衰较甚者。
, 百拇医药
    4.2 因邪致虚,补虚驱邪 凡颈性眩晕之证,邪感于身,不论感邪之新久,病位之浅深,邪势之轻重,必致正邪相争耗伤正气,一时之伤损,且虚损不甚,常可随邪除而正复。如邪气留恋,久病未除,必致正气伤而形成眩晕难愈。因此,在临证虚实相兼,正难胜邪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先驱其邪,以邪除而去其损伤正气之因,则正气易于恢复或以扶补正气为主,扶正驱邪兼施。

    4.3 虚实相兼,因果往复 颈性眩晕一证可因正气虚损,抗邪能力低下,则易于感邪或因虚而生邪,致成邪实,邪盛必耗伤正气,正气越虚,病邪难除,更复伤正,导致正邪相争,虚实相兼,因果往复,以致病势缠绵,正气败伤,邪气留连,乃至成为虚实相兼之顽疾。故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对虚损病证绝不能理解为单一的补益方药的应用,尤以由后天诸因素所致眩晕证,应根据病症的不同阶段,视其虚实的偏盛,灵活应用补虚益损,扶正驱邪。颈性眩晕其特点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动性或下肢发软,有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有倾斜感,常伴有耳鸣或听力衰退,可出现在单侧或双侧,视学障碍也比较常见,有的患者还伴有头痛,这些都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其病机均为虚实相兼因果往复所致。针药并用,标本兼治,虚实兼顾,因果对应,辨证分型,不拘分型,灵活加减是观察者之宗旨,尚取得较好疗效,但该病是一个较顽固易复发性疾病,尚待进一步观察,巩固提高疗效。

    作者单位:100075北京同仁堂中医门诊部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北京丰台区铁营医院

    (编辑李 木), 百拇医药(孙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