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3948
对腹泻病粪便常规检验的几点建议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8-0736-01

    腹泻为临床常见症状,据估计,每年腹泻病人数达数亿人次,其中由细菌所引起约占30%~50%。随着近年来临床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及时准确地检出腹泻病原菌对发现传染源、控制疾病流行及有效地治疗病人均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几点建议。

    1 提高检出率

    志贺菌、沙门菌仍然是我国急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除要求标本的尽快送检和及时接种,培养基的选择至关重要。对沙门菌的分离如亚硒酸煌率先增菌,然后再接种,选择培养基平板,会大大提高阳性率。但一般认为增菌培养对志贺菌不宜采用。SS平板是我国国内实验室使用最多的培养基,在平板上选择生长良好的菌落对细菌进行菌属及血清鉴定。

    2 扩大致病菌的检测范围

    目前国内实验室对粪便培养所用的菌大多局限于志贺菌属及沙门菌属;在夏季,不论何地区均应增加弧菌属细菌的检验,其中包括O1群霍乱弧菌,O139霍乱弧菌及霍乱弧菌的CT,副溶血弧菌的TDA、TRA等。

    3 改进检验程序、技术,加快检验速度

    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及时传种、尽早进行凝集鉴定;如对霍乱弧菌在碱性蛋白库水中增菌6h后,应及时转种这一点上,要做好。对初代菌落应尽早进行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试验,实验室应有现代化的细菌筛选、鉴定程序以免延误报告,我们期待更好的细菌培养基及更好的培养方法以提高分离率和缩短时间,复合选择性培养基可以同时对多种病原菌进行筛选,提高效率。将现代免疫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夏季肠道传染病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原菌抗原或毒素的检测。运用PCR技术可以检测标本病菌的基因片断等等。

    最后,对腹泻病源的及时、准确检出,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努力;有关部门要重视传染病的日常病源的监测工作,及时通报腹泻病源的变迁情况,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不断提高检验人员对腹泻病的认识及检验水平,以做好腹泻病的细菌学检测工作。

    (编辑 亦平), 百拇医药(邓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