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394052
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初步的治疗机理。方法 通过使用广西桂林市科达技术研究所生产的KD618型射频电离综合治疗仪,对临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30例患者分别进行1~2次射频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9例,占30%,显效8例,占26.7%,有效9例,占3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结论 尽管变应性鼻炎目前仍无确切的治疗方法,但射频治疗对该病的短期有效率为86.7%,临床上可作为对该病的常规治疗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射频治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2-0152-02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人群发病率约为15%~40%,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只能收到暂时的治疗效果,我科从2002年10月~2003年3月之间,使用射频治疗该病,并通过短期随访,证实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稳定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21~46岁。全部为门诊病人,病程2个月~20年不等,以往均经过不同方法的抗变态反应治疗,并反复发作的病人,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 [1] 。所有患者均有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局部鼻粘膜检查呈现苍白,水肿者,但排除有鼻息肉及合并支气管哮喘者。

    1.2 治疗方法 采用桂林市科达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KD618型射频电离治疗仪进行治疗,麻醉采用1%的卡因溶液粘膜表面麻醉,加用1%麻黄素收缩鼻腔粘膜,治疗时间为2~6s。对双侧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该两处有筛前神经敏感区)、下鼻甲前端(此处为副交感神经丛区)进行热凝固。鼻丘区域热凝固时间一般掌握3~6s,使组织发白,深层的筛前神经破坏,鼻丘相对应的鼻中隔区域热凝固时间应相应缩短,一般在2s,使组织发白即可;下鼻甲前端的热凝固应该是散在点状,使组织发白,时间采用手控(视下鼻甲不同的肿大情况而定)。本组病例若是下鼻甲过度肥大者,可用磨细的射频头采用“插入法”,或者是下鼻甲表面散在(至后向前)条索状热凝固(根部上下面两条和肥厚的游离缘一条热凝带),使下鼻甲缩小,以改善通气。治疗后给予抗炎、鼻内滴以呋麻合剂,换药等辅助治疗。以减轻射频治疗后鼻粘膜的水肿炎性反应。10天后左右鼻粘膜可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 。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愈9例,占30%;显效8例,占26.7%;有效9例,占3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86.7%。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时 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筛前神经中有来自睫状神经节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是一条含有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的混合神经 [2],筛前神经切除术同样可以达到翼管神经切除的效果 [3] ,而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

    射频治疗是利用低频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的内生热效应,达到治疗目的。变应性鼻炎通过射频治疗,主要是用电磁波破坏鼻粘膜下筛前神经敏感区,切断鼻丘处的筛前神经鼻外支,鼻中隔前上方热凝固筛前神经鼻内支以及下鼻甲前端的热凝,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同时使治疗部分的组织蛋白质凝固,变性;血管封闭,栓塞;腺体萎缩,从而使腺体的分泌功能下降,减少鼻粘膜肿胀,改变鼻腔通气,以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最长的6个月,最短的1个月,远期疗效尚难肯定,但总的来说,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肯定。由于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8,33(3):134.

    2 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41.

    3 许庚,李源著.内窥鼻窦外科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199.

    (收稿日期:2003-04-22)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刘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