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394192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诊治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4-0351-02

    头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始发现颅内血肿;或于清除颅内血肿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称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此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与预后有直接关系,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故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笔者对30例颅内迟发性血肿病人的发生机制、预防、治疗加以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0年10月~2001年7月我院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694例。发生颅内迟发性血肿病人30例,占4.3%。本组男24例,女6例,年龄9个月~74岁,平均年龄48岁。外伤情况(均为头部)打击伤6例,碰撞伤10例,摔伤14例。伤后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18例,一过性精神错乱症状2例,头痛,头昏4例。手术清除血肿后出现其它部位血肿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6例,糖尿病病史1例。伤后病人均于8h内行首次CT检查。其中颅骨骨折10例,脑挫裂伤10例。伤后24h内出现的迟发血肿(含术中2例)21例,占70%。72h内27例(含术中2例,术后2例),占90%。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17例。血肿量小于30ml者6例,大于30ml者24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迟发血肿超过30ml的24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均行手术清除血肿。6例血肿少于30ml者,意识清醒。经脱水、止血、吸氧等保守治疗均好转。

    2 治疗结果

    治愈18例,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3例,其中1例手术中死亡,1例死于手术后呼吸、循环衰竭,1例手术后死于心肌梗死。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1]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2)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烦躁不安,嗜睡,意识模糊,昏迷。(3)抽搐,偏瘫,失语。(4)脑疝: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椎体束征阳性。

    3.2 发生机制及病因 由于伤后脑组织水肿,其它先形成的血肿及某些呼吸道梗阻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形成了填塞效应而对颅骨骨折端的渗血,硬膜表面的渗血,枕静脉破裂,脑挫伤皮质血管破裂,脑挫裂伤灶有压迫作用,但继后若采用过度换气,强力脱水,脑脊液漏或外引流,清除颅内血肿及手术减压等措施或因全身性低血压的影响使颅内压迅速降低,突然失去了填塞压迫效应,引起迟发性血肿 [2]
, 百拇医药
    3.3 预防与诊治 (1)对颅脑外伤病人,尤其是合并颅骨骨折,脑挫裂伤,无论临床症状及颅内压是否加重,均应在24h内常规复查CT。72h内可选择性复查CT。这是早期发现的关键。(2)对病情无好转或恶化,尤其是意识障碍加重的病人随时复查CT,排除迟发性血肿。(3)对手术中清除血肿,坏死脑组织后脑压一度降低,后又出现不明原因的颅内压增高病人应想到其它部位迟发血肿的可能。先在可能发生迟发血肿部位钻孔探查,必要时术中行CT复查,再做处置。(4)对术后病人意识一度好转而突然又意识障碍加重,颅内压增高病人,随时复查头CT。(5)颅内平衡紊乱,低颅压,高血压等因素可诱发血肿的发生。

    3.4 治疗与预后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需手术清除血肿。对血肿大于30ml,CT中线移位超过1.0cm,病情明显恶化的,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的病人一经确诊即行手术清除血肿。个别神智清楚,症状轻微,没有明显脑功能损害,血量少于30ml的病人,可在CT监测下保守治疗。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预后关键因素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该病的预后比高血压性脑出血好。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4,339.

    2 闫乐京.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2:737.

    (收稿日期:2003-05-20) (编辑 小燕), 百拇医药(张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