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4435
硝苯吡啶治疗肺癌咯血35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8-0735-02

    我们自1997年12月~2000年10月试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肺癌所致中、小量咯血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期间共收治此类病人62例,其中每日咯血量少于100ml的小量咯血病人53例,每日咯血量在200ml左右的中量咯血病人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将伴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纳入治疗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9.5岁;小量咯血30例,中量咯血5例;对照组27例,男24例,女3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6.4岁;小量咯血23例,中量咯血4例。两组其他方面大致相仿,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抗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硝苯吡啶15mg舌下含服,每8h1次,连用7天。每次用药后半小时测血压、心率,凡心率超过100次/min,收缩压低于90mmHg及头痛较重者改为每次10mg,用法不变。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1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天。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及有无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均不加用其他止血药物。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常规检测心、肝、肾功能及血糖。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7天咯血完全消失或偶有痰中带血为显效;用药7天咯血量明显减少至治疗前咯血量一半以上者为有效;用药7天咯血无减少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显效率80%,有效5例,有效率14.29%,无效2例,无效率为5.71%,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显效17例,显效率62.96%,有效4例,有效率14.81%,无效6例,无效率22.22%,总有效率77.78%。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出现明显头痛、面部潮红,2例心率增快至120次/min以上,3例血压下降超过标准,经减量用药后,病人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硝苯吡啶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钙离子拮抗剂,可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从而能迅速扩张全身血管,降低心室负荷及肺动脉压 [1],起到减少咯血,并最终止血的目的。同时,该药可阻断气道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气道平滑肌的收缩、痉挛,起到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功 能及缓解肺循环阻力升高的作用 [2,3] ,因此更适用于原有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肺癌咯血病人。而垂体后叶素是通过收缩血管平滑肌,减少肺部血流量起到止血作用,但该药的收缩血管作用常可诱发心绞痛,故对冠心病、动脉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禁用,限制了该药的应用范围,因此,我们将患有此类疾病的病人纳入治疗组观察。

    硝苯吡啶不良反应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约在17%~20% [4] ,常见的有面部潮红、头痛、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口干、恶心、血压下降等,但症状大多较轻,其不良反应多与用药剂量有关,减量或停药后其症状可自行消失。本组病例中有3例出现头痛、面部潮红,2例心率增快,3例血压下降超出标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高出有关报道,考虑与用药剂量偏大有关,经减量后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影响治疗。鉴于近年来有应用硝苯吡啶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停药后高血压危象,肝、肾损害,加重或诱发糖尿病等较严重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虽然极为少见,但亦应引起足够重视,所以我们在应用硝苯吡啶前及停药后均检测心、肝、肾功能及血糖。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上述严重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硝苯吡啶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安全、疗效确切,我们认为硝苯吡啶较之垂体后叶素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纪利民,陈怀芝.硝苯吡啶的新用途.新药与临床,1991,10(1):31.

    2 蔡道.硝苯吡啶治疗慢性肺气肿20例.新药与临床,1992,11(4):205-206.

    3 李连仁.硝苯吡啶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12例临床分析.中国药学杂志,1989,24(8):480-481.

    4 杨林斌.硝苯吡啶不良反应.陕西医学杂志,1990,19(7):43-45.

    (收稿日期:2003-04-23)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成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