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9期
编号:10394875
电针治疗功能性木僵30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9-0842-01

    笔者采用电针治疗功能性木僵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住院病人,其中紧张性木僵12例,抑郁性木僵10例,心因性木僵8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8岁,平均41.5岁;体格检查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1)选穴:百会、印堂。(2)操作:两穴横刺进针,深度为0.5~1寸。然后连接电针治疗仪(该机为上海生产的DG-1型),电压6V,最大频率为50次/s,将该机调至最大量患者出现头颈部肌肉痉挛,面部青紫,屏气,缺氧征象,约1~3s,再减小输出量或停止,待患者呼吸恢复,面色正常,过3~6s后,再予第2次刺激,如此连续冲击5~10次,每天治疗1次,6天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有效:能进食,能将药物服下,能起床活动,生活能自理。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 疗效结果 有效率为100%,当天见效者10例,2天见效者15例,3天见效者5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患者精神失常5年,经住院治疗康复回家疗养,由于未遵守医嘱服药巩固疗效,而出现不言不语,不食,卧床不起,呼之不应,推之不动,情感平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入本院。经电针治疗2天后能被动饮食。

    3 讨论

    (1)电针是针刺穴位得到针感后,在针上通以电流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笔者选用印堂、百会对功能性木僵病人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其治疗机制,一般认为是电针的机械与电流刺激机体的局部感受器或神经,电刺激引起兴奋,发生冲动沿神经末梢及神经干传至神经中枢,中枢依照当时的机能状态产生一种调整作用,以克服机体原来的不协调的异常现象,从而获得治疗效果。(2)木僵是指患者动作行为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是来表示意识清晰度相对保持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群。临床上首先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类,而功能性木僵又分为紧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等,而本文治疗的全是功能性木僵。(3)功能性木僵属中医“气厥”、“郁证”范畴,多因痰气郁结,气机逆乱而产生。(4)功能性木僵病人主要表现为不言、不语、不动、不食,不利于药物治疗,同时也影响着躯体的健康。急时用电针治疗,不但其精神状态能及时改善,同时其躯体营养也能得到补充,因此,电针治疗功能性木僵是既安全又疗效迅速的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编.CCMD-2-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218.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中医内科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266-270.

    3 沈渔.精神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01.

    (编辑 黄杰), http://www.100md.com(王元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