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394166
心肌梗死患者62例的健康教育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
     李保东 杨雁凯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4-037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深入,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住院病人渴望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病情进展,预后转归,每位患者由于知识层次,社会地位,性格等不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所以,在实践中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现就对6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心肌梗死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2岁,急诊入院36例,多为急性下壁梗死,其中23例伴有右室梗死,3例为发病后2~3日入院,多为前壁梗死。

    2 评估

    2.1 入院评估 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院时多为急诊,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大汗淋漓,濒死感。护士首要任务为配合医生抢救病人。待病人症状缓解后,开始入院评估。对不是急诊入院的病人,入院2h内完成评估。主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方面去考虑病人对健康行为的反应。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信仰、烟酒嗜好,有无过敏史等。
, 百拇医药
    2.2 心理估评 心肌梗死的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没有思想准备。面对疾病,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恐惧、焦虑,对预后的担忧都会表现出来。知识水平、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心理变化较为明显,能很快进行角色转变,他们能接受护士的健康教育,预后较好。反之,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特点是性格粗暴的人转变较慢,不愿接受健康教育,预后不好。

    2.3 对健康知识需求的估评 包括疾病知识、各项检查的意义、心电图的演变,饮食、排泄的重要性,吸氧的作用,卧床的意义,运动量与心功能的关系等。个体健康知识的需求是有差距的,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标准的心肌梗死健康教育计划基础上适当增减,制定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

    3 健康指导

    3.1 心理指导 恐惧、焦虑的病人的早期心理状态。患者面对医护人员的紧张工作和抢救设施有一种恐惧心理,此时,医护人员必须态度和蔼,技术娴熟,有条不紊。随着病情变化,活动量受限,有些人显得烦躁,认为自己是躯体完整的废人,不能胜任以前工作,护士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要面对现实,正视疾病,必须有信心。好的心理是可促进健康的。
, http://www.100md.com
    3.2 饮食指导 急性期为半流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低脂、低盐,要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因过饱加重心脏负担。护士要掌握富含纤维素、低脂、低盐的标准。

    3.3 排便指导 患病期间要保持平时的排便习惯,大便不宜干燥,不用力,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使膈肌向上,加重心脏负担引起猝死。必要时使用泻药或温水低压灌肠。

    3.4 作息运动量指导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安心静养,减少心肌耗氧量,以安全度过危险期。然后,根据心功能情况而制定运动计划,原则是循序渐进,在心功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运动量。

    3.5 用药指导

    3.5.1 溶栓指导 首先了解近日有无出血、手术史,静点尿激酶时宜在30min内滴完,用药后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衄等,应及时汇报医生。

, http://www.100md.com     3.5.2 硝酸酯类药物指导 静点异舒吉时,特别是第一次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根据血压下降程度调节滴数。有一部分人因扩血管作用可能头痛,可给镇痛药。

    3.6 出院指导 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调整好情绪,避免各种加重疾病的诱因,随身携带各种急救药物,学会自己数脉搏,查心率等自护能力。建立家庭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和医院联系。

    4 体会

    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养要有科学性,符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这就要靠护士的正确指导,使患者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在62例患者中有6例预后很好,随访观察心电图几乎无变化。但有2例患者性格粗暴不能顺利进行角色转变,处于否认期时间太长,入院4h没有安静下来而猝死。还有2例患者经过治疗恢复良好,只因出院前饱餐一顿亦猝死。笔者认为,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很重要。护士帮助病人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变健康观念和建立健康行为。

    (收稿日期:2003-05-27)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王敏)